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棉纺行业:大力推进技术进步 加快产业升级
“十五”时期是我国纺织工业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五年,纺织工业的市场活力得到充分发挥,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十一五”纺织工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中棉纺行业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2004年,棉纺行业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比重已达到50%,比“十五”初期提高20个百分点。精梳纱、无结头纱、无梭布的比重分别从20%、40%、21%提高到2005年的25%、55%和53%;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004年,纺织全行业排在前100位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21.9%,出口交货值占16.3%,棉纺前50位企业销售收入分别占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23.6%。
当前,棉纺行业存在的问题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仍存在,2000年到2005年,纺织工业投资总额4219亿元,年均增速高达50.4%。从投资结构看,纺织产业链中的棉纺、化纤等上游初加工产业投资占投资总量的79.2%,使同期棉纺、化纤产能迅速扩张,到2005年底,棉纺能力比2000年翻了一番,聚酯、化纤产能增长近3倍。部分地区和企业片面追求规模、产值的高增长,盲目铺摊子,“同构性”发展,而人才、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滞后,使产业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失衡,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在棉纺能力的成倍增长中,代表棉纺织产品水平的“三无一精”产品的比重却没有得到较大改善,因低水平、粗加工能力快速增长,加剧了棉纺产品市场的无序竞争,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
目前,我国棉纺行业的原料对外依存度的加大增加了纺织工业市场风险。受土地和石油资源的限制,棉花与化纤原料的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加大。2005年度,我国棉花总需求量为940万吨,进口依存度为40%。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棉花用量将超过1000万吨,同期国内棉花资源可供量只有650万吨左右,由于近年来国际棉花贸易量每年保持在800~900万吨,棉花供应不足的矛盾会更加突出,市场风险加大。
“十一五”期间,纺织工业将加快技术结构、原料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区域结构调整步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产业科技含量、资源利用效率、环境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其中棉纺行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淘汰落后设备,积极推广使用国内外先进棉纺织设备;推进高档精梳纱线、多种纤维混纺纱线和差别化、功能化化纤混纺、交织织物的生产,加大化纤使用比例;大力提升“三无一精”产品的比重;鼓励节能降耗技术设备的应用和推广。到“十一五”末,棉纺织90年代及国际水平的设备比重要达到65%,劳动生产率提高到55000元/人·年,精梳纱比重达到30%,无卷化率达到50%,无梭布比重达到70%,无结头纱比重达到70%,万元产值耗电比2005年降低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