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以科学发展观和“十一五”规划统领纺织集群产业升级

来源:纺织贸促网 | 发布日期:2006-06-05

    ——杜钰洲会长在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全国著名纺织产业基地——浙江省绍兴县召开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工作会议,得到广大纺织产业集群企业、行业和基地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今天到会的代表有来自全国纺织产业集群的24位县(市)委和县(市)政府领导、15位县(市)经贸委主任、近60位镇领导。应邀出席本次大会还有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商务部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他们除了参加会议之外还将根据制定有关扶持政策的需要,听取一些集群地区和企业的意见。显然,这是一次全行业在“十一五”开局之年的重要会议。
    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十一五’规划纲要统领纺织集群产业升级”。围绕这一中心议题,本次会议将结合行业实际,进一步学习领会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和“十一五”规划的基本精神,增强纺织集群产业升级的紧迫感,并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总结两年来纺织行业集群产业升级试点工作的经验,进一步认识纺织产业集群粗放型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研究如何发挥企业、行业和行政的互动作用,科学制定集群“十一五”规划,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集群产业升级,为早日建成纺织强国而努力奋斗。

一、加快纺织集群产业升级对中国纺织工业转变增长方式的重大意义

    1、中国纺织工业在“十一五”期间指导思想的核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在未来五年,中国纺织工业既存在因全球经济增长和全球化结构调整给中国纺织工业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带来的机遇,又有在全球产业链低端加工产业利润空间的日益缩小,贸易摩擦增多,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挑战。
    中国纺织工业在未来五年发展的主要拉动力仍然是国内需求的较快增长,以及工业化过程中我国解决就业、三农问题的客观推动,但也面临资源、环境、制造成本上升的制约,以及相对于国际先进生产力、跨国生产方式和中国市场国际化的尖锐挑战,还有国际石油价格、人民币汇率等许多不确定因素的考验。
    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结构调整,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既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客观压力,也是中国从纺织大国发展到纺织强国的必然选择。因此,中国纺织工业在“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中特别强调了依靠科技进步,自主创新和着力发展自主品牌,并把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作为转变增长方式、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中心内容,也作为产业布局、梯度转移、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及建立健全纺织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最本质因素。
    同时,转变增长方式,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六项原则,集中落实到信息化建设和全行业新的增长指数上。在新的五年,纤维加工量增长幅度力争减少到34%,五年增幅下降64个百分点,而劳动生产率增幅却比上个五年提高66%,单位产值的纤维使用量比十五期末下降20%,吨纤维加工耗电比十五末下降10%,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比十五末下降22%。
    
    2、纺织集群产业升级是全行业产业提升的重要基础
    中国纺织工业在现阶段有两个组织结构特点。一是中小企业为主体,其从业人数占全行业的80%,约1570万人左右,销售产值和出口金额分别占全行业的70%。二是产业集群成为广大中小企业适应社会化生产需要的主要存在方式,在市场作用下形成现代中国各种类型的纺织产业集群带。列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有关县(市)、镇两级纺织集群产业创新试点的104个集群主要是中小企业,其企业数大约有16万户,产值占全国的40%。所以说,集群产业升级对全行业转变增长方式意义重大。

二、纺织集群产业升级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1、试点工作使纺织产业集群普遍得到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很多纺织集群的升级工作被列入区域经济转变增长方式的重点工程,如广东佛山西樵镇、广东开平和虎门、浙江海宁、黑龙江兰西、湖北仙桃彭场镇等各级相关领导及部门,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支持方式促进集群产业提升与发展,为纺织集群产业升级带来有利的政策环境,有的产业集群还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
    2、试点工作促进了企业、行业、政府的三方互动关系的发展,使纺织集群产业升级工作初步形成了共识,构建了集群产业升级的基本框架。特别是2004年在广东佛山西樵镇召开全国纺织集群产业创新示范工程现场会之后,“一个平台、五大支柱”的构想得到了纺织集群的广泛认同,为广大中小企业的进步和产业集群的提升发挥了积极的、务实的效果。“一个平台”即集群产业创新平台,“五大支柱”即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五个中心:产品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信息中心、培训中心和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中心。这一模式深受广大纺织中小企业的欢迎,各地政府为推动“五大中心”建设率先投资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聘请和培育人才,并探讨在市场机制下平台的生命力。
    3、试点工作引导纺织集群融入全行业技术、经贸、企业文化、国际交往、社会责任等公共活动,开阔了广大企业的视野,增强了行业全局意识和全球化竞争意识,加深了对中央有关经济工作大政方针的理解,提高了转变增长方式的自觉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全行业产业提升建立了群众基础。同时,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因势利导,联合全国300多个专业市场,扩大产业集群转变增长方式的试点范围,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提高纺织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4、试点工作促进了纺织集群产业提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作用。一方面产业集群的提升从区域经济和区域行政获得有利的外部环境,整合了要素资源、社会组织资源,提高了相关产业间的互动;另一方面,纺织集群的产业提升对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发挥着主要的拉动作用。特别是对区域工业化进程、城镇化进程以及对外贸易发挥了重要的支柱作用。

三、纺织产业集群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还需要更艰苦的努力

    1、纺织产业集群产业升级的试点工作虽然取得了大家公认的进步,但不能估计过高。总体上说,当前纺织产业集群仍处于初级阶段。与中国市场经济初期的集群形态相比虽有进步,但放在当前高新技术武装传统纺织业和纺织业全球化生产方式大背景下看,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基本上仍处于粗放发展阶段,所谓的国际竞争力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上,技术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市场竞争力均处在较低的水平。目前纺织产业集群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也较低,距全行业提出的“十一五”产业提升的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还有相当多的困难需要去克服。
    2、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的粗放型发展惯性,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因此产业升级不仅是物质生产力的更新,还要从改革开放、转变观念以及社会进步的层面来整合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全方位推进。
    目前,大多数集群属于对专业市场依附型的扎堆企业群。这类专业市场又多数属于商品的集散地性质,市场本身的社会化程度较低,第三方物流和金融、商业票据等信用水平不高,依附这类市场的众多生产企业,很多属于“前店后厂”的小生产方式,企业间主要以横向一体化网络体系存在,产品同质化突出,价值链环节雷同,以低成本、低价竞争为主,往往在过度竞争状态拼搏。企业虽有产品差异化的需求,但单个企业研发乏力,既缺资金又缺知识和技术,大多采取模仿性或跟随性战略。而另一些集群是按生产链、价值链环节纵向分工协作而成的小企业产业集群,它们之前按产业链分工锁定固定资产的专用性,单个企业不具备独立创新产品的能力,不具备推动集群发展和升级的控制力,充其量只能选择降低本环节成本的创新。而集群的创新必须建立在生产链上所有关键环节和主要模块企业的集体行动上,这就带来集群创新的最大障碍。如果没有行业组织、区域行政的协调和带动,那么这类集群面临因技术更新换代以新的集群代替旧集群的这种破坏性风险。
    在纺织行业,缺少以具有开发创新能力和超越对个别专业市场的依附性而具有跨区、跨国市场控制力的大企业为中心的通过纵向分工、分包或下包而形成的一体化分工体系的集群。但就目前市场机制的不完善程度和过度竞争状况,还较难形成这种具有社会化带动性的大企业。
    3、产业集群转变增长方式的市场环境和市场机制不健全。目前的产业集群的主要推动力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压力和国内对衣着需求增长速度加快,以及在国际市场比较优势有较大的施展空间。小生产工业方式,流通秩序不规范,企业社会责任和知识产权保护既缺乏市场机制的约束,又缺乏行政的有效引导和依法监督。这些就抵消了集群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以及创新企业的正常成长。很多集群关系型信任机制明显,法制和诚信机制不健全,影响集群外部网络的延伸,有效利用系统体系的能力不足,研发只能建立在技术风险低、回收周期短、同已知技能联系密切的基础上,难有重大突破。
    4、各集群产业升级试点的进程和支持不平衡。大部分集群得到了行政的有力引导和实际扶持,但也有试点单位认识有距离。中国的区域经济更多的受行政区划和领导的执政方略影响,产业集群的升级情况与各地政府的指导思想关系最大。从今天的六个地区介绍经验可以看出,区域经济的领导和政策对集群走向在一定条件起着决定性作用,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企业是主体,行业的工作是引导、协调、服务和推动,但离开区域行政领导,什么好主意也难实施和完成。因此,此次会议特别邀请、特别感谢各集群地区领导,特别欢迎各集群的领导对纺织行业产业集群转变增长方式提供宝贵意见。
    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及各专业协会和协会综合服务事业单位在试点过程中的体会,在某些行政单位缺乏对纺织集群产业升级紧迫性的认识,不重视统计、分析等基础性工作,不重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重视培育有长远影响的服务项目,干部交替也带来升级政策交替。这些问题的存在,负面影响着试点工作的连续性、统一性,迫切需要这些行政单位的领导予以重视和改进,否则将失去试点的意义。

四、“十一五”期间纺织集群产业升级的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1、以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十一五”规划纲要统领全局
    各地集群要制定好“十一五”产业升级规划。落实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各项要求,真正把集群发展的重点转向科技进步和品牌建设上来,提高科技创新贡献率和自主品牌贡献率在纺织产业增长中的地位,鼓励企业创新,实施名牌战略,培育集群品牌。利用东部的技术、人才和资金优势,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土地、原材料资源等优势,东中西部相互配合,推进产业集群的梯度转移。

2、继续完善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的产业创新平台建设
    ——研发服务中心:全行业以38项攻关目标作为“十一五”科技创新的主攻项目,产业集群则以提高广大企业创新能力,产品工艺创新为主,开展科技普及工作,有条件的地区可参与全行业重点项目攻关。
    ——质量检测中心:协会建立全国质量检测网络服务体系,帮助集群和骨干企业建立检测中心,目前正与国际权威检测机构合作。
    ——信息化服务中心:是产业升级的基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前提。
    ①建设全国纺织服装产业网联盟,2007年建成智能化服务器,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CTEI)”为核心,联合全国上百个专业网站,形成产业网联盟;
    ②四大服务内容:电子地图服务、信息集散型体系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网络增值服务;
    ③建立三个分中心:广州、杭州、无锡。
    ——培训服务:为广大中小企业开展管理、技术、营销等各方面的专业培训、交流和咨询服务。
    ——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需要从跨地区、跨国角度来推动,以信息化为基础条件,引入第三方物流,金融服务,信用机制,调动和整合全国主要专业市场及物流资源,促进专业市场结构升级,利用电子商务为企业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
    集群所在地行政加大对创新平台基础设施的扶持力度,创造条件推动和完善产业创新平台的市场化机制。

3、社会责任自律体系建设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作为社会细胞应有的品性。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微观组织者。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企业与社会和谐关系一方面通过法律、法令、纪律来保证,比如工会、环境保护、劳动工资、劳动者权益、社会保障、税收、财会等,另一方面通过到的约束,贯彻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挥人的创造力,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企业内部和谐来体现。第三,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是维护市场公平的客观需要。CSC9000T的试点、培训、推广重点在劳动法、环境保护法、社会保障等方面。
    目前,该体系在国内已经得到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的支持;在国际上,得到欧盟委员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大型零售于采购组织的认同和支持;在行业内,已经在十个企业和一个集群(张槎)试点推行。

4、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创新相辅相成,与德国纺织服装协会联合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编写服务手册,采取措施净化市场与展会。

5、应对贸易摩擦,转变出口增长方式
    ——市场预警
    ——鼓励企业走出去
    ——防止恶性竞争
    ——推广贯彻会计准则,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争取企业市场经济地位
    ——反倾销调查,反补贴调查
    ——加强国际交流,开展行业外交,化解矛盾

6、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谐社会
    今年与国家人事部合作评选全纺劳模,在行业内开展品牌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