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中国纺织品原料步入战略短缺期
在快速发展的纺织工业带动下,中国棉花消费量直线上升,正成为国际棉花市场上的最大买家。专家指出,中国棉花资源已步入战略短缺期,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棉花市场暗含国际投机资本炒作“中国因素”的风险。
在中国棉花进口总量曲线图上,呈现罕见的“旗杆型”上升线。2002年以前,中国棉花进口总量在20万吨以下,2003年以后,棉花供求缺口越拉越大。据中国棉花协会预测,今年中国棉花需求缺口为370万吨,进口数量将占全球棉花贸易总量的一半。
纺织工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年出口创汇额占中国商品出口创汇总额的五分之一。专家预测,在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间,棉纺产能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将不可逆转。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孙淮滨日前表示,在纺织品贸易摩擦不断的背景下,今年一季度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增长22%,预计全年出口将超过1360亿美元,增长幅度超过15%。
中国纺织业还拥有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中国工程院院士梅自强说,按照国际经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至3000美元阶段,是纺织工业的大发展时期。目前,中国人均纤维消费量为11公斤,而发达国家为20-30公斤,虽然目前中国纺织企业产能已非常大,但发展空间同样广阔。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专家毛树春指出,据预测,“十一五”时期,中国棉纱产量将以年均8-10%的速率增长,带动棉花需求年均增长10%。到“十一五”期末,即使棉花种植面积在现有的8000多万亩的基础上再增加1000万亩,中国棉花年进口数量仍需达到450万至550万吨,方能实现产需的大致平衡,而此时的棉花对外依存度将攀升到36%至40%。对于强大的中国纺织工业而言,棉花资源已步入战略短缺期。
一些专家指出,国际投机资本以“中国需求”为炒作题材,在相继炒高大豆、石油、铜、白糖价格后,有可能正在部署棉花市场炒作。
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问题专家姬广坡说,2003年,国内棉花减产,出现较大的产需缺口,国际投机资本抢在中国采购棉花之前,于当年8月初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发动了一波涨幅达60%、持续三个月的逼空行情,而中国采购结束后,棉价大幅回落,导致国内涉棉企业损失惨重。
中国棉花协会副会长郭明泉说,中国棉花对外依存度太高,一旦国际炒家操控市场,棉纺工业将面临极大风险。
中国一些期货市场分析师指出,目前工业品(如铜、原油、黄金等)期货价格基本都较此前的历史最高点翻番,而农产品价格相对涨幅较小,这使后市棉花等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增大。中国棉花需求的刚性增长将为国际投机资本提供更多的机会,也会使他们对炒作棉花“中国因素”的兴趣更浓。
中国政府已采取多种措施应对棉花市场可能出现的风险。2004年,中国开始建立棉花期货交易市场,鼓励涉棉企业充分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把“风险锁进交易柜”里。今年以来,在面临巨大棉花供应缺口的情况下,中国注意把握棉花进口节奏,避免大规模集中采购。同时,中国正在完善棉花储备体系,并采取措施增加棉花面积并提高棉花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