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中国纺织:竞争力再思考
在这个多事的后配额元年,前有欧美的设限围堵,后有东南亚以及中南美洲国家纺织产品的追击,中国纺织品要想冲出重围,不仅需要加强竞争力,更需要加强核心竞争力。在今年年初,全球纺织品配额体制将宣告结束,纺织品国际贸易将实现自由化之际,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就曾表示,中国是纺织品出口大国,一体化给中国纺织品出口既带来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国内企业必须未雨绸缪 ,着力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贪大削弱核心竞争力
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差别在哪里?通常认为,竞争力是一般的企业或多或少都有的,是可以计量、可以转让取得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每个企业都具有的,而且不可以计量,也难以通过模仿或者是市场交易方式获得。核心竞争力更像市场变化一样,本身也是发展变化的,不是一劳永逸,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内外的变化也会使企业的核心能力发生变化,核心能力的变化可以解释为什么像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每一年排名都需要进行重新的改写。20世纪一百家最大的跨国公司生存下来的不到一半,更强大的不到1/3。原因很简单,核心竞争力的丧失,使他们的排名得以改写,创新又是核心竞争力的保持或者是重新获得他的一个关键。2001年安然公司入了世界五百强,到了年底就申请破产了。一个再大的企业,如果核心竞争力或者是创新能力不强的话,就可以在市场的波浪中倒塌。
在这次纺织竞争力测评的标准中,就有一项是企业创新能力。具体表现为企业对市场的反馈速度、对消费者需求的认知程度以及对国际市场需求结构和地域差异的了解程度。而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全球化的浪潮涌进,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很多传统的企业,甚至上百年老字号的企业倒闭,存在两百年的王麻子剪刀倒闭了,其实还有三百家老字号的企业也面临生存危机。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可以肯定一点,背靠着老字号的负担,负责及时跟市场变化、企业再造、产品创新、品牌重塑,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林跃勤博士认为,目前中国不少企业在产品创新能力上还比较弱。很多企业满足只要不亏本,门槛低,或者是投资很少就能上的项目,如果整个国家所有的企业都这么想,重复建设就成了国家显著的特点。高新产品缺乏,而低端的产品大量过剩。像旅游鞋。你的出厂价可能是20块,过一两年变成2块、3块出售。因为产品的创新能力很低,造成大量挤压和过剩。
同时专家也指出,创新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的规模并不成正比。纵观本次测评的上榜名单,基本上都是业内耳熟能详的大企业。目前我国纺织服装某些大企业不仅资本规模、产业规模、占有市场规模还不够大,而且劳动生产率水平也不高;固定资产规模增加了很多,但没有开发能力,没有名牌产品;资金募集了很多,找不到主业投向或都以重复建设方式盲目铺摊子;传统体制、传统机制没有大的改革,所以这种大企业是靠不住的。
中国的企业普遍存在这样的误区??发展片面的贪大求快,而不是追求核心能力的提高。中国很多企业家都普遍存在海的心态,都希望成为本行业的大王。想法虽然没有错,但实际上中国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从草根经济,从普通老百姓发展起来的,掘第一桶金以后就想搞多元化,盲目扩大规模,结果摊子大了,链条长了,但是管理跟不上去。中国的三株、旭日升、太阳神等等,盲目追求规模,好像大就是强,小就是弱。
目前中国有一些纺织服装企业大搞多元化的,进军房产,进军服务,却没有想怎么样培养自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这也是中国的企业通病,在专业化还没有做精的时候就急于涉及多元化,尤其是对中小企业来说,本来你掌握的资源、人才就比较有限。你把十个指头抓很谈弄出自己的品牌出来,或者是很难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分开的手指肯定比不过一个拳头,小企业的一个拳头可能也比大企业的一个指头厉害。毛泽东总是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就是这个意思。在成长中的企业,在专业化方面实际上跟战略发展方向是紧密相连的,不能过分的分散精力,看见什么上什么,绝对弄的自己像猴子掰玉米一样,掰一个丢一样。即使像五百强那么大的企业,他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来自他最擅长的主导产业,对于一般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该先专后广,专业化做强,多元化做强。
中国的企业过分追求产量或者是通过产品、低价格赚点市场。这是一种急功近利心态,忽视了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大企业病,都想大,这是根源。
技术创新包括技术手段创新,也包括使用技术人才素质的提高。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得主詹姆斯在中国考察以后发现,有很多企业购买了昂贵的生产设备,结果因为缺乏足够的工程师,结果设备不能用。绍兴县发展计划局国民经济综合科王国校科长告诉记者,在绍兴的纺织行业并不缺乏好设备,企业花费巨资引进欧美国家的先进设备,这些设备的维修保养技术却很薄弱,无法让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有的甚至不知道如何去使用这些设备。这样直接导致产品水平的下降,出现好设备次产品的笑话。
创新没有止境
现在的时代就是一个创新的时代,谁要跟不上创新的变化,即使你规模大,也不能保证你在竞争中取胜。开发一两种新产品需要制定计划,你想要培养一种核心竞争力,更需要一种发展思维的创新和长远的战略思维。美国未来学家说,一个没有战略的企业难免迷失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林跃勤博士认为,培养核心竞争力要先树立创新战略思维。金融危机以后三星抛弃了传统的经营模式,比如说手机款式不断变新,收到年轻一代的追捧。由于快速的革新,三星在世界品牌排行榜的地位由43位提高到了15位,成为成长最高的企业之一。
拿国内毛纺业来说,经过十几年打拼,毛纺业已大大缩短了与国际间的差距,但最后的一点差距困难依然很大,突出表现在纺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上。山东如意集团基于这种前提,把高端定位,国际品质作为企业发展战略,意在把如意放在全球竞争的舞台上,以实现国际化战略。
目前,欧盟等传统纺织强国,因中国纺织业低成本的冲击和挤压,也在整合其自身资源,许多研发机构、纺织服装企业也把目光投向中国。借此机会,山东如意大量延揽国外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如意的产品设计师和营销助手,利用他们的成熟理念,为我所用。在利用国际人才资源的同时,山东如意还建立起工程技术研究院,作为国内外合作交流的平台,致力于驾驭国际顶级羊毛加工和纺织新技术的应用,组建起集中了博士、硕士研发人员、设备管理人员、质量监控人员及训练有素的操作人员组成的科技开发团队。
现在,如意从市场调研、产品定位、技术开发、信息跟踪、国际化营销模式,全程与国际接轨,其商流、物流、资金流系统也与国际全面接轨。
目前,精纺面料总量已起过1000万米,花色达到15000余种。凭借面料的多品种、差异化、多功能占据了国际中高端市场,产品品质1/3达到世界级水平,产量的70%销往国外。其中,法国警服用面料全部采用如意防污、拒水、防紫外线新型面料,成为较早进入欧盟国家采购系统的企业之一。如意毛纺也由量的扩张,逐步走向品质提升,原创设计的坦途。
创新是一种没有止境的东西,索尼的随身听已经做很少了,结果领导说要做成像烟盒那么大,研发人员说再也没有办法做小了。总裁把随身听扔到水里,结果有气泡冒出来,总裁说既然有气泡冒出来,里面就一定有空间。使随身听的销售一次又一次推向了顶峰。
在这次纺织竞争力测评中,天虹纺织集团负责人就表示创新能力与应变能力应该是企业竞争力水平中的最重要因素。“因为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企业具备很强的创新精神,而应变能力则促使我们能够适时地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前我们走的是规模经济与重复建设的道路,而现在我们更着重的是对企业内在能力的修炼。这也是符合政府倡导的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的外部环境的。当然,除了企业内在的自我修炼外,良好的政策导向也是不可或缺的。”
天虹纺织集团的掌门人洪天祝在此次竞争力测评论坛中也曾提到,对于中国的大多数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中小棉纺织企业,出路何在?他认为由于服装制造商的快节奏发展,对应的上游棉纺织企业也必须谋求快速反应的竞争力。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现代化物流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作为供应链上端的纺织企业急需加强服务能力与服务意识。快速反应也决不是管理层的口号,应该扎根于每个员工的行为之中。当前复杂的形势只是产业发展中的插曲,就是在后配额时代结束后也会陆续发生。企业只有主动打造质量、创新、快速反应等综合能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有效、同步地服务于市场需求,完成产业升级。
湛江纺织企业集团的林总经理也认为在日益残酷的竞争局势中,“快速反应”是企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同时,就自己企业来说,掌握高新技术是提升竞争力的重点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