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一条裤子的供应链调查
从棉花到裤子一共需要经历多少环节?在这些环节上有哪些人参与了劳动?参与劳动的人们又获得了什么回报?从在沃尔玛商店里购买到的、帝衣制衣厂生产的牛仔裤开始,开始在广东中山市调查,到后来来到了生产牛仔布比较多的山东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再到了中国的棉花主产区之一的山东东营对棉农进行了访谈。
从一条裤子往前倒推,我们发现会有服装制造商、印染商、织布厂、纺纱厂、棉花收购加工厂、棉农等不同层级的人在付出劳动。由于在供应链的多个环节存在交换关系,供应链条显示了一个难以追溯的特性,在多个环节就难以找到直接的当事人。因此,记者调查了解的范围主要是通过当地市场的平均价格来分析这条裤子利益链上的利益分配。
并不存在的两家工厂
在调查的过程中,有两家企业——华夏盛世制衣厂和帝衣制衣厂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在沃尔玛商店的男式牛仔裤区域内,出现了多款这两个工厂生产的牛仔裤,经销商是上海和欣悦贸易有限公司。两个厂都没有具体的地址,都使用同一个联系电话。
具体的细微的差别就是,帝衣制衣厂有三个地址,一个地址就是非常含糊的广东省中山市,一个稍微具体一点就是中山市沙溪镇,另一个最为具体的是中山市大涌镇大业工业区。而华夏盛世制衣厂厂址就是中山市。
2007年3月下旬,记者来到中山市沙溪镇和大涌镇,寻找这两家工厂。沙溪镇紧靠中山市区,沙溪车站就紧挨着中山市客运站,而在两个客运站的外围,就是沙溪市的云汉村,这个村以纺织服装业为主,在贯穿这个村的歧江路北边,是云汉村专门开发做纺织服装加工和销售的区域,大多是二三层的小楼,而在该区域房屋的墙壁上,制衣厂的招牌一家挨着一家,而房子的一楼,则多数是布店,一捆一捆的布料堆放在屋子里,旁边都留出一小块样布,这就是个著名的服装基地。
中山市的服装企业究竟有多少?沙溪镇的服装企业有多少?恐怕也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2004年的《中山黄页》上就标志有中山市有886家服装企业,这还只是经过工商登记的企业,没有经过登记的企业究竟有多少,恐怕谁也没法统计。
给沙溪镇经贸办打电话询问帝衣制衣厂的情况,经贸办的人说沙溪没有这个厂。在3月26日,记者在中山市工商局查询“华夏盛世制衣厂”和“帝衣制衣厂”的注册信息。结果显示,两家工厂也不存在。
询问和查询得结果让人担心是自己工作粗心记错了工厂名称,于3月30日到深圳中山路店购买了3条牛仔裤。一条0629深蓝色牛仔裤,售价76.30元,制造商为中山市帝衣制衣厂,没有厂址;一条2705深色牛仔裤,售价87.20元,制造商为华夏盛世制衣厂,没有地址;另一条深色牛仔裤,售价98.60元,制造商为中山市帝衣制衣厂,地址为中山市大涌镇中心公路大业工业区。
就从寻找大涌镇大业工业区开始,逐步寻找中山市帝衣制衣厂。大涌俗称“隆都”,地处中山市西南部,东临岐江,西靠西江,距中山市石岐城区8公里,面积40.5平方公里,管辖5个居委会和2个村委会。全镇户籍人口2.8万多人,外来人口4万多人,旅外乡亲3万多人,是中山著名的侨乡和文化之乡。
近年来,大涌镇先后被国家、广东省、中山市有关部门授予“中国牛仔服装名镇”、“中山市工业强镇”等荣誉称号。2007年4月4日,大涌镇政府网站发布的一条消息显示,大涌镇又被广东省科技厅批准为纺织服装专业镇,成为被批准成立的中山市第12个专业镇。
大涌镇有十大牛仔著名品牌,但帝衣制衣厂生产的产品榜上无名,在大涌镇政府网站上公布的32家推荐企业中,更没有看到帝衣制衣厂或者华夏盛世制衣厂的名称。
3月31日,来到大涌镇大业工业区寻找帝衣制衣厂。挨家挨户地问了很久,人们都没有听说过帝衣制衣厂。拨打裤子上留下来的电话号码,声称看中了沃尔玛商店里的裤子,要订货,对方说工厂就在中山,要先看记者的资料后再谈,他说要给记者的手机发送帝衣制衣厂的电子邮箱,可是一直等到晚上都没有接到短信。后来,查询该电话号码的属地,发现该号码来自云南昆明。
拨打大涌镇政府的电话,也没有人知道大涌还有这么一家企业。在一个路口,碰到了一个骑着摩托车送信的邮递员,他看了手中的裤子,想了很久,告诉我们就在大业工业区里边,在一栋很高的大楼四楼,要通过一座铁皮房子进去,具体是不是他也不知道,他做了好多年的邮递员,也只去过一次。
根据邮递员所说的路线,找到了那栋四层的黄色大楼。那栋楼从一楼到四楼都是制衣厂,并且都是在生产牛仔裤,只是不同的厂家生产的款式和质量大不一样。找到四楼,老板不在,只有一个技术主管,那名技术主管想跟记者做生意,就让记者留下来跟老板洽谈。结果老板来了,从言谈举止和他的声明来看,他只是做档口生意的,和沃尔玛没有什么关系。
在这家工厂和老板谈话的时候,有两个年轻人一直在静静地听记者和老板的谈话。而在记者出门后,这两个年轻人也跟了出来,可能认为记者是老板,交换了电话号码。阿华(化名)就是两个年轻人之一,来自湖南。到中山打工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目前在大涌镇的一家制衣厂做跟单。
4月3日下午五点钟,请阿华鉴定从沃尔玛商店里购买的裤子需要经过多少程序,价值多少钱。阿华拿着记者花76.30元购买的那条裤子,仔细地看了看,肯定地告诉记者说那裤子的成本——布料花费不超过25元,手工成本和辅料、商标加起来不超过8元,管理费不超过5元,老板要赚3元,总的成本不超过40元。
阿华介绍,手中的裤子一共要经历大约28个工序,分别是——出纸样、裁床、装前袋、装后袋、拉弯袋、装袋衬、装表袋、压比骨、压短比、打边、拉裤头、开凤眼、打枣、拉耳子、镶拉链、运纽牌、埋机头、后浪、封嘴、切脚、车商标、车皮牌、车洗水唛、车袋花、打钉、后整、磨砂、酵磨等28个以上的程序。而整个的做工费不超过8元,洗水费40元一打,一打等于12条。
阿华说,工人一般是以组为单位进行生产,一般一个组大约有9到10人,少的可能五到六人,一般一个人做一个或者多个工序,每道工序都有自己的价格。具体每个环节需要付给工人多少钱,阿华当时没有说出来。他后来给了记者一张表,那张表上记录了做一条裤子所需的工序,以及每个工序的价钱。随后记者把这张表拿给几个在大涌做服装的老工人看,他们表示,在中山大涌,做牛仔裤就是那么一个统一的市场价格。
根据阿华提供的数据,记者测算,工人做一条牛仔裤,全部工序下来,整个小组的工人一共获得2.028元到2.032元的收入,如果按照正常的工作时间每个工人挣1000元的话,一个组一个工人的收入就应当达到50元以上,每天一个组的收入应当达到至少500元,相当于一个组一天需要生产250条裤子。
而如果按照中山市最新的最低工资标准690元计算工人工作量,每个组每个月正常上班时间需要完成的任务量就是从老板那里挣6900元,分配到正常上班的22天,平均每天每个组需要做牛仔裤大约157条。
阿华介绍,一般制衣厂的水电费和管理费分摊到每件服装上,大约是5元一件,洗水费大约是40元一打,一打12条,老板的利润大约3到5元一件,拿到超市去出售,究竟赚了多少就是超市的事情了。而订货的原则是第一次做生意的客人先给50%定金,出货时交完全款;熟客先付30%定金,交货付50%货款,交货后一段时间内再补齐余款。
洗水是棉布服装必须要经过的环节,对于牛仔裤来说,因为牛仔布很厚颜色很深,需要通过磨砂和酵磨的方式,根据需要决定裤子的颜色。洗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牛仔裤的质量。而因为洗水厂投资巨大,一般的小型制衣厂没有洗水车间,都是好几家制衣厂共用一家洗水厂。
阿华说了一个意外的消息——记者所购买的裤子跟他们厂的服装在一起洗水,客户名叫李××——说明这家工厂就在附近。在寻找华夏盛世制衣厂和帝衣制衣厂长期无果的情况下,这个消息比较令人振奋。
4月6日,阿华带着记者来到洗水厂的第四车间,当拿出裤子来给工作人员看的时候,一位小伙子叫道:“这不是李××的裤子吗?”以合作的名义找到洗水厂的老板,他一看就说,这裤子就是他们这个地方洗的,如果以后有什么可以合作的再进一步合作。但向他打听另外的情况,他就不愿意说了。后来了解到,这个洗水厂每个月洗水的数量大概占到二三十万件,李××一个月的牛仔裤洗水量大概是六万件,是这家洗水厂的一个大客户。
4月23日,在锦兴四车间门口,阿华找到一个熟悉李××的人,那个人说,李××在大涌合作的一共有十几个厂,其中最经常合作的那个厂就在洗水厂的背后,其他的工厂是临时合作的工厂。当地习惯叫李生(化名)。
李生带记者看了三家厂,其中一家在几间小小的铁皮屋里,和公路之间隔了几栋高大的楼房,需要绕道几十米才能走进去,老板叫萧三,据说是非常讲信用的一个老板。记者走了进去,那一片铁皮房子很老,估计也应该有几十年的历史。里边黑乎乎的,透光性很差。在那片房子的大门口,有几个妇女正在整理裁下来的布料。在大门内,鼓风机在呼呼地响,似乎里边正在紧张地生产操作。
这个厂似乎就只有一个门,一个胖子在门内指挥着那几个妇女整理布料,看到走近,就走出来不断地盘问,并且斜着眼睛看着记者口袋里的衣服。干脆把我袋子里的三条裤子都拿出来,说是要找萧三,认为他生产的这几条裤子很好,要订货,胖子看了看说是他们去年底生产的,现在已经不生产了。
胖子告诉我一个小灵通号码,并且说是他们老板的电话,让记者自己打去找老板谈。记者拨了过去,接电话的是一个妇女,开始说是萧三的电话,但后来又否认了。那个胖子又打了几次老板的电话,好像是说老板在档口,让到档口去找他。记者就问档口在什么位置,胖子不再说话。
胖子是一个极其不友好的人,给老板打电话的时候故意汇报出他的轻蔑,老板听了半天听不懂,给他的指示就是不理记者。胖子很轻蔑地就把我的名片撕得粉碎,对记者扬起了右手,开着车朝记者面前直冲过来。
记者退出和胖子有可能引起争执的安全地带拍摄该厂的照片,在拍完照离开这家工厂的路上,接到了来自广州的电话,打电话的人自称就是这家工厂的老板萧三,记者问他关于沃尔玛的交易的事儿,他让记者去找沃尔玛。
布料来源调查
就在调查帝衣制衣厂的过程中,拿着在深圳中山店购买的帝衣制衣厂生产的牛仔裤,在大涌镇上一家一家地寻找生产该条裤子的布料,开始走的那一条街没有那种布料,但一个老板告诉记者,那种布料规格是7×7的布料。
2007年4月6日,再次拿着三条裤子到大涌镇中心公路西边的布行去找相对应的布料。找到第一家,老板找了半天,说没有。第二家叫元瑞布行,老板很负责地给找布,手上三条裤子的布找到了两种,让拿到洗水厂洗洗试试,如果颜色对了,就可以再去拿布。有另一种布老板没有找到,他对我说:“我这里也有这种布,只是现在没有了,您留一个地址改天给您寄过来”。记者问老板那些布在什么地方生产,他说了句山东魏桥。还问他别的地方是否也生产那种布,他说在顺德等许多地方都有。
元瑞布行的老板给记者找到了两种裤子的布料,并且还提供了样布和价格。76.3元的裤子所对应的布大约13元/码,96.70元的裤子所对应的布14.7元/码。在布匹市场来说,这样的布属于中档布料,做一条裤子所用的布大概要花20元左右,不会超过25元。另外一条裤子的布料他一下子找不出来。
元瑞布行老板给了记者一张名片,上边有一行字专门写道:“专营山东魏桥牛仔布:7×7、7×8、10×7、10×10、12×12、16×16、8+7×7等各种弹力、竹节牛仔”。
从元瑞布行出来,记者又进了另一家布行,叫新顺民布行,老板也非常热心地帮记者找布,也是一下子就把那种布给找出来了,并且还给了价格。他的布是14.7元/码。他告诉记者,记者要找的布是制作牛仔裤的中档布料,做一条裤子需要一码半,大概就是20元一条左右。布行的老板说,加上做工、洗水,我手中的裤子成本也就40元左右,有可能还不到40元。
后来,在互连网上查询资料的时候发现了魏桥纺织的牛仔布报价,元瑞布行老板给记者提供的报价为13元一码的牛仔布,魏桥纺织的报价是每米10.6元到11.7元之间。也就是说,布料从魏桥纺织出来以后,通过市场的流通渠道到元瑞布行,元瑞布行再适当提价销售,以保证自己的房租、水电、税费、人员开支和利润。
那魏桥纺织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呢?相信在大街上知道这个企业的人并不多,而在魏桥纺织所在的山东省省会济南,记者随机访问的十几个人中,也没有谁知道这是一个什么企业。但其实魏桥纺织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在世界上居于龙头地位的企业之一,在世界纺织行业排行第一。
2007年5月中旬,到山东滨州参观了魏桥的两个工业园区,再到邹平县,希望拜访魏桥纺织的相关高层人员,结果该公司负责媒体事务的一名部长王东华在电话里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王称,该公司从来不接受媒体采访,“你从北京来也不例外”。说自己已经到邹平了,王东华称,“即使你到邹平了我们也不能接受你的采访,魏桥的资料都公布到网上,如果要使用网上的公开资料,可以随便用,我们不核实也不负责任”。
根据魏桥纺织网站15公布的信息,魏桥纺织16全称是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非国有企业,主要从事棉纱、坯布及牛仔布的生产、销售及分销,是中国最大的棉纺织生产商。一些公开的资料显示,该公司的母公司是魏桥创业集团,再往前是魏桥纺织厂,再往前是邹平县第五油棉厂,原是邹平县供销联社的全资下属企业,2001年在邹平县工商局注册为限责任公司,2003年9月24日在香港联合股票交易所上市。
据该公司2007年中期年报,邹平县供销联社目前通过魏桥创业集团持有魏桥纺织719,353,100股,占内资股股本总额的92.13%,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60.23%。该公司董事长张红霞,持有公司股份17,700,400股,占内资股股本总额的2.27%,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48%,前董事长张士平持有股份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4.53%。
魏桥纺织共有四个生产基地,分别为魏桥生产基地(第一、第二及第三生产区)、滨州生产基地(滨州工业园第一生产区及第二生产区)、威海生产基地(威海魏桥纺织有限公司(“威海魏桥”)和威海魏桥科技工业园有限公司(“威魏工业园”))及邹平生产基地(邹平第一工业园、邹平第二工业园和邹平第三工业园)。
截至2006年12月31日用作生产的总楼面面积约为390万平方米,雇用员工共有约152,000人。生产区每日24小时轮班工作。2006年,该集团产量约882,000吨棉纱、1,634,000,000米坯布及175,000,000米牛仔布。该公司以自身生产的棉纱,制造坯布和牛仔布。向海内外出售商标为“位桥”的2000多种产品。
根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统计,2006年,以纱线和面料之出口总值计算,魏桥纺织名列全国第一。截至2006年12月31日,魏桥纺织在中国拥有超过30个省市的近7,500名客户以及于逾2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720名海外客户。分别较2005年同期增加29.3%和20.0%。
据魏桥纺织网站介绍,该公司国际客户包括伊藤忠、德永佳集团有限公司、美国利惠(Levis)牛仔、丸红株式会社、日绵株式会社、福田实业集团等纺织业内的市场领导者。其国内客户多是位于华南及华东地区的大型纺织和制衣企业。
同时,从魏桥纺织的网站上还了解到,魏桥纺织是一家广受赞誉的企业。
——2004年3月份被纳入恒生国企指数成分股,2004年5月,被纳入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成为“财富中国”杂志评选的“中国最佳100家上市公司”中的唯一纺织上市企业。
——在2005年举行的“中国外贸200强高层论坛”上,《中国海关》杂志与《商务周刊》杂志联合发布了2005年中国进口200强与出口200强企业名单。魏桥纺织以7.12亿美元的出口额,名列中国出口200强企业第87位;以6.71亿美元的进口额,名列中国进口200强企业第100位。在2005年全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10强和进口10强中,魏桥纺织均列第一位。
——由《环球企业家》杂志社与国际知名战略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公司联合主办、新浪网财经频道独家网络支持的“2007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评选中,魏桥纺织作为惟一一家入围的中国纺织企业,名列第27位。
——2007年9月1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在湖北武汉举行2007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上,魏桥纺织位列2007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第72位,比2006年的第81位上升了9个位次。并位列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排行榜第28位,比2006年的第34位上升了6个位次。均是印染企业第一位。
——2007年9月8日,“2006年度中国纳税500强企业排行榜”在京正式公布,魏桥纺织以纳税100588万元名列该榜第173位,比2006年的193位上升了20个位次。在上榜的30家山东企业中名列14位。在国家国税总局同时公布的2006年度中国上市公司纳税百强企业排行榜,魏桥纺织名列第52位。
在荣誉和光环的背后,魏桥纺织同样是一家富有争议的企业,论坛上很早就有一个题为《中国血汗工厂排名》的帖子,流传甚广,该帖子第一次提到了魏桥纺织,指责魏桥纺织“一线工人三班三倒,没有休班,一周工作56小时,一月工作240小时,经常一天工作10小时以上,其实一周相当于工作70小时,月工作300小时,月工资800-1200元(不能请假,请一天假会扣100-200元),大部分没有三险,一年招工40000左右,流失20000左右。”该帖子内容真假难以核实,但魏桥纺织因为管理不善造成事故倒是事实。
据多家媒体报道,2007年8月19日约20:10左右,魏桥纺织母公司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所属吕母线铸造分厂发生剧烈爆炸,造成14人死亡(一说16人),59人受伤。专家认为设计上的缺陷和现场的处置不当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次事故后,网络论坛上出现了一些专门针对魏桥纺织及其母公司魏桥创业集团的内幕帖子,而在百度“山东吧”17里有一个题为《魏桥创业十宗罪》的帖子,就反映了魏桥创业集团存在盲目投资、急功近利、以片面地扩大规模实现所谓“产值”的增长、工人劳动强度大、工资奖金制度不合理不合法、魏桥挣钱魏桥花、侵犯工人的法定权利、人身权利、利用工人的身份进行贷款、家族式企业管理、缺乏对工人生活方面的关心等十大问题。不过这些问题因没有接触到魏桥纺织方面的相关负责人,故而无法核实。
为了进一步了解魏桥纺织的情况,2007年5月16日,记者还拜访了魏桥纺织的发祥地——魏桥镇,魏桥纺织在这里一共有三个生产区,一个热电厂。魏桥镇的大街上,魏桥纺织厂三个生产区就像一个庞大的怪物一样,其白色的贴着磁砖的厂房占据了这个镇四分之三的面积,砖墙和柏油马路一样黑乎乎的,许多临街的房子显得又旧又脏。
镇上电动三轮车很多,2元一人次。记者乘坐了两次电动三轮车寻找进入魏桥的门,顺便和驾车人聊起来,他们家里的妇女都在魏桥纺织上班,一天三班倒,没有加班,但没有节假日,一个月正常上班能拿到1200元左右。记者问他们为什么不到魏桥上班,他们表示在外边跑车一个月也能够挣上1400元左右,关键是比较自由,不用太累,还可以照顾家里,如果去魏桥上班,自由都没有了。
进入魏桥纺织老总部办公楼,门口的老人比较和蔼,但是以联系业务的名义上楼,楼上多个办公室没人,好不容易碰到一个人,他一听到是联系业务的,就叫记者到位于邹平县城的魏桥创业集团总部找业务科,谈好了到厂部来提货就行。
在魏桥镇,以联系业务的名义,进入魏桥棉花有限公司,门卫说,收购棉花一般是9月份之后3月份之前,都只在厂里收购,不派人进入田间地头收购棉花。棉花价格就按当时的市场价。曾经在魏桥纺织工作的一个工作人员称,魏桥纺织收购棉花的价格很低,一般的企业很难与魏桥做棉花生意,而接受记者采访的山东鲁棉集团副总经理张共伟称,魏桥纺织用来织布的棉花并不是最好的棉花,其价格也肯定不是好棉花的价格,即便供应了好棉花,也是二等棉花的价格。
还听到一个故事,说是几年前,魏桥纺织曾经试图伙同国际上的几家纺织厂一起制造棉花价格联盟,后来这个联盟瓦解,魏桥纺织还因此亏了不少。不过,这个故事因为没有魏桥纺织官方的回应,是真是假难以分辨。
在魏桥镇的魏桥纺织厂门口的一个小店里购买了一件售价25元的蓝色衬衫,店员没有开具发票,后来郑州从事服装批发销售的服装店老板看了说上当受骗了,记者的服装不值25元钱。
5月16日离开魏桥镇后,直接上了位于邹平的魏桥创业集团总部,以谈业务的名义上了该公司的业务部,找到了业务员,问起布的情况。无奈魏桥纺织的布太多,双方交流比较困难,业务员只有让记者再上相关的网站,再次寻找记者要找的布。记者在互连网上查询资料的时候发现了魏桥纺织的牛仔布报价,元瑞布行老板给记者提供的报价为13元一码的牛仔布,魏桥纺织的报价是每米10.6元到11.7元之间。
魏桥的同行企业、山东省利津县三阳纺织公司办公室秘书科科长蔡吉朝接受了记者的访问,他说,棉纺织行业的成本一般是七分纱、八分布——出纱线产品的时候,原棉、原料占到70%的成本人工费、管理费、水电费和利润大约占30%;而到了织布环节,纱线的成本占总成本的80%,人工、管理费、水电费和利润只占20%。
依此类推,在沃尔玛商店内以76.30元售出的一条牛仔裤,其出厂价大概在40元左右,在布行中转期间产生的费用大约在5元左右,而织布厂的人工、利润和水电费占了4元,纺纱厂的人工、水电和利润占去大约5元,剩下的还有11元,就是棉花的费用。而该条牛仔裤的重量大约在600克左右,扣除掉辅料的重量和酵磨、裁剪的损失,一条售价76.30元的牛仔裤大概需要棉花700克左右。
既然一条售价在76.30元的牛仔裤在棉花上还剩下11元,而这条裤子重约600克,需要大约700克的棉花,算下来一斤皮棉的价格是8元钱,远远超过了当前的棉花价格,更超过了2006年的棉花价格。那么我们就拿2006年国际市场上的棉花价格一吨12000元来计算,沃尔玛这条裤子所用的棉花700克,大约需要花费8.40元,用一吨14000元的2006年国内最高棉花价格来计算,大约需要10元的棉花。
中国种植的棉花一般是一斤籽棉出3两到4两皮棉,这样,一斤皮棉的产出,需要3.5斤左右的籽棉,我们按照每吨皮棉13000元的2006年国内平均棉价来计算,每吨皮棉就需要3.5吨籽棉。2006年的棉花收购价大约是每斤2.80元,加上棉花脱籽后棉籽的价格,符合市场一般运行的规则。那么农民能够获得多少利益呢?
一亩棉花的成本
种一亩棉花一年能有多少收益?一个农民如果希望每个月有1000元的收入,需要种多少棉花?一个四口之家的农村家庭,究竟要种多少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记者从2007年4月28日起到5月17日,在江苏常熟、山东莘县和山东利津做了有关棉农和小的棉花流通企业的调查。
这三个地区中,江苏常熟、山东莘县在1949年建国初期都曾经是棉花种植的重点地区之一,可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地区近十年来已经逐渐不种棉花了。江苏常熟是有名的中国服装之都,这里近十年来建立了许多的服装加工厂,许多本地的年轻人放下了锄头到工厂里去上班,导致了农业人口中青年人的萎缩。而随着外来工人的到来,常熟地区对粮食、蔬菜的需要量大增,而种粮食的收入和种蔬菜的收入都比种棉花要强,许多本地农民逐渐转向了粮食和蔬菜种植。
山东莘县是平原中的落后地区,原来供销合作社主导棉花收购的时候棉花种植达到顶峰,而当国家取消了棉花的战略储备资格后,供销社不再代表国家收购棉花,棉花种植完全由市场进行调节,棉花市场的不稳定性就造成了棉农种植棉花的减少。许多村庄的年轻人和妇女都逐渐外出打工,赚取自己生活的费用,家里就只有男人或者孩子留守。
只有退海之地山东利津县一带还在生产棉花,并不是因为棉花的经济价值多高,是该地多数是盐碱地,无法种植庄稼,只有种植棉花,并形成了东营地区棉花种植的兴盛。
利津县境西南部在周秦时代是古陆地,属齐国。汉代属千乘郡漯沃县、蓼城县地。东汉以后,黄河来利津域地入海,随着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和发展,利津域地不断向渤海湾延伸扩大,隋代建永利镇(在今利津城河东岸),属浦台县。因此,今天的利津一直处于盐碱滩中。
利津县土地资源广阔,可利用土地190多万亩,耕地面积80多万亩,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场40多万亩,近百万亩土地有待于开发利用。黄河水是利津县主要水源,历年平均入境流量423.1亿立方米。根据利津县政府网公布的信息,利津县棉花播种面积30704公顷,总产量34545吨,单产皮棉1149公斤/公顷;2005年县种子公司引进了夏播早熟棉546系3号、4号两个品种,在试验地上试种成功。准备2008年在全县推广。
根据中国统计出版社《1949-2000中国棉花统计资料汇编》显示,利津县1949年到2000年棉花种植面积累计647.48万亩,占耕地的17.71%,棉花平均亩产55.2斤,产量累计357.41万担,收购245.06万担,商品率平均为68.57%人均交售棉花20.53斤。利津县棉花生产在1979年陷入低谷,而在1989年创造了历史新高,收购也同样如此。而在其他年份里,棉花生产相对来说较为平稳。
记者在利津县一共走访了5个乡镇的5户以上的棉农,走访了一个农资供应站,还走访了一个技术员,走访了4个棉花收购站。5个乡镇。记者在这里听到、看到的全部是棉花,除了当地人种植棉花以外,还有来自江苏、河南、山东其他地方的人到利津来包地种棉花。
在利津县陈庄镇的一条公路上,记者碰到一个收购棉花的老板,他叫崔吉军,本地人,前几年花了20万元购买了棉花市场的一家门面,专门从事收购棉花的生意。在记者采访的时候,许多别的棉花收购站都关门闭户的情况下,只有他的收购站还在敞开收购,他每天的收购量是2万斤。所收购的棉花在他的仓库里堆得像小山一样高,而他把不同品质的棉花分门别类地放在不同的地方,再盖上薄膜防雨。
记者在他的棉花堆里选出了一些样本,他参照国家的棉花分级标准,自己定了一个级别,分别是二级、三级、五级、六级、七级和等外棉,并告诉了记者这些棉花的价格。分别如下:
崔吉军2007年5月棉花交易价格
级别 收购价(元/斤) 卖出价(元/斤)
二级棉(最好) 2.95 3.05
三级棉 2.72.8 2.85~2.90
五级棉(多) 2.10~2.2 2.30~2.40
六级棉(多) 2 2.10
七级棉 1.4 1.50
等外级(霜后棉) 1.3 1.35
其中,五级棉和六级棉是所收购的棉花当中数量最多,许多江苏来的老板喜欢要七级棉和等外棉。崔吉军老板的收入在于每斤赚取0.1元左右的差价,再去除3分钱的打包整理费用,再去除场地的租用费用,扣除给国家缴纳的税收,能够留在手上的利润每斤有3分钱左右。
棉花的价格主要是随行就市,每天一个价格。价钱好的时候,可以多赚一些钱,价钱不好的时候要赔钱,所以一年能够最终留下几万元钱,已经算是不错了,有时候这些钱还要亏出去,但为了市场还是需要做下去。
在利津县盐窝镇的一个农资商店。一位小伙子告诉记者,该店距离盐窝镇和陈庄镇之间,顾客主要来自这两个镇和附近的北岭乡,而利津人均有2亩地左右,但土地非常不平衡,有的镇人均有10亩地,有的镇人均仅有半亩地,而小农资店所在的附近,陈庄镇就人均有5亩地左右,而盐窝镇人均仅2亩多地。当地种棉花的农业人口占大多数,棉花是当地的主要产业。
化肥农药主要的销售季节就是种棉花的季节,如果没有抓住这个季节,那一年的生意就没法做了,好在他已经赚了20多万元钱,把一年的钱都挣回来了。以后就是漫长的消耗期,消耗期内,基本上不赚钱,很多时候是赔钱。
种一亩棉花需要多少钱?小伙子对记者说,种一亩地的成本大约是400元,如果再算上包地费用,每亩地的种棉花成本会上升到500到600元。种一亩棉花需要花费的成本如下:
项目 单位 单价(元) 详解备注
种地 亩 40 包含耕、耙、种20亩以上起种
放苗 亩 710 将棉苗从地膜中放出来
培苗 亩 20 用泥土撒在放出地膜的棉苗根部四周,固定棉苗
修苗 亩 20 整枝,去除一些不健康不需要的枝叶
打农药 亩 1020 人工费50亩以上
化肥 亩 120 控施肥
农药 亩 50
种子 亩 10
地膜 亩 20
合计 亩 300320 若全部雇人,每亩地最多花费400元
这样算下来,每亩地种棉花的毛收入,大约在1200元到1500元左右,扣除支出,一般每亩能够挣500元左右,最多可以挣到800元左右。因此,本地人种地20亩以上,每年可以有1万元以上的净收益,就可以维持比较一般的生活。
小伙子介绍包地一般都要包50亩以上才能够有所收益,否则不值得。在包地种植棉花的外地人中,江苏人占了一半,河南人占了20%到30%,再下来是山东菏泽、聊城、临沂等地的人。一般外来包地人包地的原则是先缴三分之一的包地费,三分之一的种子、肥料、地膜、农药费,待秋收卖棉花以后再一次还清,而雇人种植则全部当场付费。
外来的包地人一般没有太大的经济实力,都是到当地银行或者信用社贷款,一次贷款就是几十万,秋收卖棉花以后再行归还。但棉花很娇贵,怕风怕雨怕雹,包地种棉花形同赌博,风调雨顺还好,包地人就能够大赚一笔,相反,如果在棉花的开花期间碰到风雨雹,所有的投入全都泡汤了,包地人就会大亏。
小伙子介绍,一旦遇到了天灾,包地者一般的选择就是逃跑。有的人把棉花转包给第二个人采摘,自己拿了转包费全家逃之夭夭,外出逃跑的包地者占到所有包地者的十分之一。同样也有一些不幸者,他们看到天灾来了全部生意砸锅了,但自己无法逃跑,巨额债务又压得喘不过气来,一下子喝了农药,一家四口魂归天国。据称,因为包地种棉花失策而全家喝农药自杀的有两家,具体在何处,也没能进一步核实。
当地人有责任田,还可以从村委会以100元的价钱承包土地来种植粮食或者棉花,经济压力比较小,遇到自然灾害承受力也相对比较强,因而较少出现意外。本地人除了自己种植棉花和粮食外,男人主要的工作就是在当地跑车和搞建筑,女孩则外出打工,打工的地域一般是山东省内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或者珠三角、长三角和北京环渤海地区。
56岁的利津棉农李春芝一家五口人,有老伴、儿子、儿媳,还有一个三岁的孙子,他们一共种20亩棉花,一年的投入大约在6000元左右,年底如果风调雨顺,可以挣到4万元——扣除成本6000元,就相当于一家四口付出了劳动,每个人每个月有708元的工资。但是过去的两年遭遇了大风和冰雹,棉花大减产,他就一年少收一万元——相当于每人每个月挣500元。
种棉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选种的时候就开始了这一过程。怎样选种呢?李春芝的原则是选一部分新品种试种植,用大部分的地种植稳定的高产的品种,因此他的二十亩地里,2007年一共种了4种棉花。分别是:
种子型号 单价(元) 数量 单位
鲁棉28 30 10 公斤
鲁棉17 28 5 公斤
中棉45 25 2 公斤
太空三号 40 1.5 公斤
关于种植管理的程序和成本,李春芝提供的信息显示,在种地前先要浇地,费用是30元/亩;然后是耕地、耙地、下种等工序,费用为每亩30元;具体的播种方式就是撒种,然后用地膜覆盖;种子种下去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在棉花种发芽长出苗以后破膜放苗,这是一个非常繁杂的工作,需要请人来做,价钱是每天每人30元;放苗以后是培苗,按亩计算,每亩20元,一人一天可以培苗5亩多地,有的挣钱多的要挣到110元以上;培苗以后的工作就是打药和中耕,打药基本上是自己打,基本上三天要打一次药,中耕要进行两遍,一遍一亩要6到7元,两遍一共需要14元/亩。
李春芝说,种棉花最怕大风和冰雹,哪年也得遭受一次到两次的大风,防都防不了。冰雹还问题不大,都有防雹的,听天气预报,有冰雹就放炮。我们这里2004年以前基本上没有大风。2005年和2006年都刮大风,2005年那次大风正好棉花在授花期,那一次的风把棉花全刮完了。
收获棉花时,如果请人摘棉花,大约每斤需要花费0.3元到0.4元,一般数量少的都自己摘,利津县种棉花的虽多,但是不同地区的土地面积不一样,处理方式也都不一样。地多人少的地方请人帮助摘棉花,而大部分地区是各家各户自己摘棉花。
棉花收获了就是出售,过去卖给供销社,价格由供销社来定,现在主要是收购棉花的小贩在收购,不像过去那样分等级,而是跟着季节走,价格最开始的时候是2.6~2.7元,后来涨到2.8元或者2.9元。农民可以还价3块,小贩可以只给2块8或者2块9,谈成就收购。棉花价格跟着行市走,一年一个样,2006年的时候,开始才2块7毛多。后来价格最好的时候能达到3块。
李春芝介绍,2006年他全年种20亩棉花的投入是6000元,收入是29000元,2005年卖了27000元到28000元,没有特殊的自然灾害就是这么个数。“咱这块的地旱了能浇,涝了能排出去,就怕冰雹和大风,如果没有冰雹和大风,这20亩地就是27000元或者28000元,最好的时候可以卖30000块钱。”
据中国棉花学会会员山东利津科技致富协会会长王希里介绍,李春芝的情况一般算是比较好的情况,一般来说,农民种一亩棉花,正常的净收入是500元左右,一个四口之家,若按两个成人每月挣1000元的标准,两个成人需要种30亩地才能维持。而这些费用只是维持一个家庭最基本开支的费用。但中国人均耕地只有11.3亩,在目前的价格体系下,要达到这个目标,似乎不太可能。
从一条裤子往前倒推,我们发现会有服装制造商、印染商、织布厂、纺纱厂、棉花收购加工厂、棉农等不同层级的人在付出劳动。由于在供应链的多个环节存在交换关系,供应链条显示了一个难以追溯的特性,在多个环节就难以找到直接的当事人。因此,记者调查了解的范围主要是通过当地市场的平均价格来分析这条裤子利益链上的利益分配。
并不存在的两家工厂
在调查的过程中,有两家企业——华夏盛世制衣厂和帝衣制衣厂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在沃尔玛商店的男式牛仔裤区域内,出现了多款这两个工厂生产的牛仔裤,经销商是上海和欣悦贸易有限公司。两个厂都没有具体的地址,都使用同一个联系电话。
具体的细微的差别就是,帝衣制衣厂有三个地址,一个地址就是非常含糊的广东省中山市,一个稍微具体一点就是中山市沙溪镇,另一个最为具体的是中山市大涌镇大业工业区。而华夏盛世制衣厂厂址就是中山市。
2007年3月下旬,记者来到中山市沙溪镇和大涌镇,寻找这两家工厂。沙溪镇紧靠中山市区,沙溪车站就紧挨着中山市客运站,而在两个客运站的外围,就是沙溪市的云汉村,这个村以纺织服装业为主,在贯穿这个村的歧江路北边,是云汉村专门开发做纺织服装加工和销售的区域,大多是二三层的小楼,而在该区域房屋的墙壁上,制衣厂的招牌一家挨着一家,而房子的一楼,则多数是布店,一捆一捆的布料堆放在屋子里,旁边都留出一小块样布,这就是个著名的服装基地。
中山市的服装企业究竟有多少?沙溪镇的服装企业有多少?恐怕也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2004年的《中山黄页》上就标志有中山市有886家服装企业,这还只是经过工商登记的企业,没有经过登记的企业究竟有多少,恐怕谁也没法统计。
给沙溪镇经贸办打电话询问帝衣制衣厂的情况,经贸办的人说沙溪没有这个厂。在3月26日,记者在中山市工商局查询“华夏盛世制衣厂”和“帝衣制衣厂”的注册信息。结果显示,两家工厂也不存在。
询问和查询得结果让人担心是自己工作粗心记错了工厂名称,于3月30日到深圳中山路店购买了3条牛仔裤。一条0629深蓝色牛仔裤,售价76.30元,制造商为中山市帝衣制衣厂,没有厂址;一条2705深色牛仔裤,售价87.20元,制造商为华夏盛世制衣厂,没有地址;另一条深色牛仔裤,售价98.60元,制造商为中山市帝衣制衣厂,地址为中山市大涌镇中心公路大业工业区。
就从寻找大涌镇大业工业区开始,逐步寻找中山市帝衣制衣厂。大涌俗称“隆都”,地处中山市西南部,东临岐江,西靠西江,距中山市石岐城区8公里,面积40.5平方公里,管辖5个居委会和2个村委会。全镇户籍人口2.8万多人,外来人口4万多人,旅外乡亲3万多人,是中山著名的侨乡和文化之乡。
近年来,大涌镇先后被国家、广东省、中山市有关部门授予“中国牛仔服装名镇”、“中山市工业强镇”等荣誉称号。2007年4月4日,大涌镇政府网站发布的一条消息显示,大涌镇又被广东省科技厅批准为纺织服装专业镇,成为被批准成立的中山市第12个专业镇。
大涌镇有十大牛仔著名品牌,但帝衣制衣厂生产的产品榜上无名,在大涌镇政府网站上公布的32家推荐企业中,更没有看到帝衣制衣厂或者华夏盛世制衣厂的名称。
3月31日,来到大涌镇大业工业区寻找帝衣制衣厂。挨家挨户地问了很久,人们都没有听说过帝衣制衣厂。拨打裤子上留下来的电话号码,声称看中了沃尔玛商店里的裤子,要订货,对方说工厂就在中山,要先看记者的资料后再谈,他说要给记者的手机发送帝衣制衣厂的电子邮箱,可是一直等到晚上都没有接到短信。后来,查询该电话号码的属地,发现该号码来自云南昆明。
拨打大涌镇政府的电话,也没有人知道大涌还有这么一家企业。在一个路口,碰到了一个骑着摩托车送信的邮递员,他看了手中的裤子,想了很久,告诉我们就在大业工业区里边,在一栋很高的大楼四楼,要通过一座铁皮房子进去,具体是不是他也不知道,他做了好多年的邮递员,也只去过一次。
根据邮递员所说的路线,找到了那栋四层的黄色大楼。那栋楼从一楼到四楼都是制衣厂,并且都是在生产牛仔裤,只是不同的厂家生产的款式和质量大不一样。找到四楼,老板不在,只有一个技术主管,那名技术主管想跟记者做生意,就让记者留下来跟老板洽谈。结果老板来了,从言谈举止和他的声明来看,他只是做档口生意的,和沃尔玛没有什么关系。
在这家工厂和老板谈话的时候,有两个年轻人一直在静静地听记者和老板的谈话。而在记者出门后,这两个年轻人也跟了出来,可能认为记者是老板,交换了电话号码。阿华(化名)就是两个年轻人之一,来自湖南。到中山打工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目前在大涌镇的一家制衣厂做跟单。
4月3日下午五点钟,请阿华鉴定从沃尔玛商店里购买的裤子需要经过多少程序,价值多少钱。阿华拿着记者花76.30元购买的那条裤子,仔细地看了看,肯定地告诉记者说那裤子的成本——布料花费不超过25元,手工成本和辅料、商标加起来不超过8元,管理费不超过5元,老板要赚3元,总的成本不超过40元。
阿华介绍,手中的裤子一共要经历大约28个工序,分别是——出纸样、裁床、装前袋、装后袋、拉弯袋、装袋衬、装表袋、压比骨、压短比、打边、拉裤头、开凤眼、打枣、拉耳子、镶拉链、运纽牌、埋机头、后浪、封嘴、切脚、车商标、车皮牌、车洗水唛、车袋花、打钉、后整、磨砂、酵磨等28个以上的程序。而整个的做工费不超过8元,洗水费40元一打,一打等于12条。
阿华说,工人一般是以组为单位进行生产,一般一个组大约有9到10人,少的可能五到六人,一般一个人做一个或者多个工序,每道工序都有自己的价格。具体每个环节需要付给工人多少钱,阿华当时没有说出来。他后来给了记者一张表,那张表上记录了做一条裤子所需的工序,以及每个工序的价钱。随后记者把这张表拿给几个在大涌做服装的老工人看,他们表示,在中山大涌,做牛仔裤就是那么一个统一的市场价格。
根据阿华提供的数据,记者测算,工人做一条牛仔裤,全部工序下来,整个小组的工人一共获得2.028元到2.032元的收入,如果按照正常的工作时间每个工人挣1000元的话,一个组一个工人的收入就应当达到50元以上,每天一个组的收入应当达到至少500元,相当于一个组一天需要生产250条裤子。
而如果按照中山市最新的最低工资标准690元计算工人工作量,每个组每个月正常上班时间需要完成的任务量就是从老板那里挣6900元,分配到正常上班的22天,平均每天每个组需要做牛仔裤大约157条。
阿华介绍,一般制衣厂的水电费和管理费分摊到每件服装上,大约是5元一件,洗水费大约是40元一打,一打12条,老板的利润大约3到5元一件,拿到超市去出售,究竟赚了多少就是超市的事情了。而订货的原则是第一次做生意的客人先给50%定金,出货时交完全款;熟客先付30%定金,交货付50%货款,交货后一段时间内再补齐余款。
洗水是棉布服装必须要经过的环节,对于牛仔裤来说,因为牛仔布很厚颜色很深,需要通过磨砂和酵磨的方式,根据需要决定裤子的颜色。洗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牛仔裤的质量。而因为洗水厂投资巨大,一般的小型制衣厂没有洗水车间,都是好几家制衣厂共用一家洗水厂。
阿华说了一个意外的消息——记者所购买的裤子跟他们厂的服装在一起洗水,客户名叫李××——说明这家工厂就在附近。在寻找华夏盛世制衣厂和帝衣制衣厂长期无果的情况下,这个消息比较令人振奋。
4月6日,阿华带着记者来到洗水厂的第四车间,当拿出裤子来给工作人员看的时候,一位小伙子叫道:“这不是李××的裤子吗?”以合作的名义找到洗水厂的老板,他一看就说,这裤子就是他们这个地方洗的,如果以后有什么可以合作的再进一步合作。但向他打听另外的情况,他就不愿意说了。后来了解到,这个洗水厂每个月洗水的数量大概占到二三十万件,李××一个月的牛仔裤洗水量大概是六万件,是这家洗水厂的一个大客户。
4月23日,在锦兴四车间门口,阿华找到一个熟悉李××的人,那个人说,李××在大涌合作的一共有十几个厂,其中最经常合作的那个厂就在洗水厂的背后,其他的工厂是临时合作的工厂。当地习惯叫李生(化名)。
李生带记者看了三家厂,其中一家在几间小小的铁皮屋里,和公路之间隔了几栋高大的楼房,需要绕道几十米才能走进去,老板叫萧三,据说是非常讲信用的一个老板。记者走了进去,那一片铁皮房子很老,估计也应该有几十年的历史。里边黑乎乎的,透光性很差。在那片房子的大门口,有几个妇女正在整理裁下来的布料。在大门内,鼓风机在呼呼地响,似乎里边正在紧张地生产操作。
这个厂似乎就只有一个门,一个胖子在门内指挥着那几个妇女整理布料,看到走近,就走出来不断地盘问,并且斜着眼睛看着记者口袋里的衣服。干脆把我袋子里的三条裤子都拿出来,说是要找萧三,认为他生产的这几条裤子很好,要订货,胖子看了看说是他们去年底生产的,现在已经不生产了。
胖子告诉我一个小灵通号码,并且说是他们老板的电话,让记者自己打去找老板谈。记者拨了过去,接电话的是一个妇女,开始说是萧三的电话,但后来又否认了。那个胖子又打了几次老板的电话,好像是说老板在档口,让到档口去找他。记者就问档口在什么位置,胖子不再说话。
胖子是一个极其不友好的人,给老板打电话的时候故意汇报出他的轻蔑,老板听了半天听不懂,给他的指示就是不理记者。胖子很轻蔑地就把我的名片撕得粉碎,对记者扬起了右手,开着车朝记者面前直冲过来。
记者退出和胖子有可能引起争执的安全地带拍摄该厂的照片,在拍完照离开这家工厂的路上,接到了来自广州的电话,打电话的人自称就是这家工厂的老板萧三,记者问他关于沃尔玛的交易的事儿,他让记者去找沃尔玛。
布料来源调查
就在调查帝衣制衣厂的过程中,拿着在深圳中山店购买的帝衣制衣厂生产的牛仔裤,在大涌镇上一家一家地寻找生产该条裤子的布料,开始走的那一条街没有那种布料,但一个老板告诉记者,那种布料规格是7×7的布料。
2007年4月6日,再次拿着三条裤子到大涌镇中心公路西边的布行去找相对应的布料。找到第一家,老板找了半天,说没有。第二家叫元瑞布行,老板很负责地给找布,手上三条裤子的布找到了两种,让拿到洗水厂洗洗试试,如果颜色对了,就可以再去拿布。有另一种布老板没有找到,他对我说:“我这里也有这种布,只是现在没有了,您留一个地址改天给您寄过来”。记者问老板那些布在什么地方生产,他说了句山东魏桥。还问他别的地方是否也生产那种布,他说在顺德等许多地方都有。
元瑞布行的老板给记者找到了两种裤子的布料,并且还提供了样布和价格。76.3元的裤子所对应的布大约13元/码,96.70元的裤子所对应的布14.7元/码。在布匹市场来说,这样的布属于中档布料,做一条裤子所用的布大概要花20元左右,不会超过25元。另外一条裤子的布料他一下子找不出来。
元瑞布行老板给了记者一张名片,上边有一行字专门写道:“专营山东魏桥牛仔布:7×7、7×8、10×7、10×10、12×12、16×16、8+7×7等各种弹力、竹节牛仔”。
从元瑞布行出来,记者又进了另一家布行,叫新顺民布行,老板也非常热心地帮记者找布,也是一下子就把那种布给找出来了,并且还给了价格。他的布是14.7元/码。他告诉记者,记者要找的布是制作牛仔裤的中档布料,做一条裤子需要一码半,大概就是20元一条左右。布行的老板说,加上做工、洗水,我手中的裤子成本也就40元左右,有可能还不到40元。
后来,在互连网上查询资料的时候发现了魏桥纺织的牛仔布报价,元瑞布行老板给记者提供的报价为13元一码的牛仔布,魏桥纺织的报价是每米10.6元到11.7元之间。也就是说,布料从魏桥纺织出来以后,通过市场的流通渠道到元瑞布行,元瑞布行再适当提价销售,以保证自己的房租、水电、税费、人员开支和利润。
那魏桥纺织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呢?相信在大街上知道这个企业的人并不多,而在魏桥纺织所在的山东省省会济南,记者随机访问的十几个人中,也没有谁知道这是一个什么企业。但其实魏桥纺织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在世界上居于龙头地位的企业之一,在世界纺织行业排行第一。
2007年5月中旬,到山东滨州参观了魏桥的两个工业园区,再到邹平县,希望拜访魏桥纺织的相关高层人员,结果该公司负责媒体事务的一名部长王东华在电话里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王称,该公司从来不接受媒体采访,“你从北京来也不例外”。说自己已经到邹平了,王东华称,“即使你到邹平了我们也不能接受你的采访,魏桥的资料都公布到网上,如果要使用网上的公开资料,可以随便用,我们不核实也不负责任”。
根据魏桥纺织网站15公布的信息,魏桥纺织16全称是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非国有企业,主要从事棉纱、坯布及牛仔布的生产、销售及分销,是中国最大的棉纺织生产商。一些公开的资料显示,该公司的母公司是魏桥创业集团,再往前是魏桥纺织厂,再往前是邹平县第五油棉厂,原是邹平县供销联社的全资下属企业,2001年在邹平县工商局注册为限责任公司,2003年9月24日在香港联合股票交易所上市。
据该公司2007年中期年报,邹平县供销联社目前通过魏桥创业集团持有魏桥纺织719,353,100股,占内资股股本总额的92.13%,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60.23%。该公司董事长张红霞,持有公司股份17,700,400股,占内资股股本总额的2.27%,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48%,前董事长张士平持有股份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4.53%。
魏桥纺织共有四个生产基地,分别为魏桥生产基地(第一、第二及第三生产区)、滨州生产基地(滨州工业园第一生产区及第二生产区)、威海生产基地(威海魏桥纺织有限公司(“威海魏桥”)和威海魏桥科技工业园有限公司(“威魏工业园”))及邹平生产基地(邹平第一工业园、邹平第二工业园和邹平第三工业园)。
截至2006年12月31日用作生产的总楼面面积约为390万平方米,雇用员工共有约152,000人。生产区每日24小时轮班工作。2006年,该集团产量约882,000吨棉纱、1,634,000,000米坯布及175,000,000米牛仔布。该公司以自身生产的棉纱,制造坯布和牛仔布。向海内外出售商标为“位桥”的2000多种产品。
根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统计,2006年,以纱线和面料之出口总值计算,魏桥纺织名列全国第一。截至2006年12月31日,魏桥纺织在中国拥有超过30个省市的近7,500名客户以及于逾2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720名海外客户。分别较2005年同期增加29.3%和20.0%。
据魏桥纺织网站介绍,该公司国际客户包括伊藤忠、德永佳集团有限公司、美国利惠(Levis)牛仔、丸红株式会社、日绵株式会社、福田实业集团等纺织业内的市场领导者。其国内客户多是位于华南及华东地区的大型纺织和制衣企业。
同时,从魏桥纺织的网站上还了解到,魏桥纺织是一家广受赞誉的企业。
——2004年3月份被纳入恒生国企指数成分股,2004年5月,被纳入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成为“财富中国”杂志评选的“中国最佳100家上市公司”中的唯一纺织上市企业。
——在2005年举行的“中国外贸200强高层论坛”上,《中国海关》杂志与《商务周刊》杂志联合发布了2005年中国进口200强与出口200强企业名单。魏桥纺织以7.12亿美元的出口额,名列中国出口200强企业第87位;以6.71亿美元的进口额,名列中国进口200强企业第100位。在2005年全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10强和进口10强中,魏桥纺织均列第一位。
——由《环球企业家》杂志社与国际知名战略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公司联合主办、新浪网财经频道独家网络支持的“2007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评选中,魏桥纺织作为惟一一家入围的中国纺织企业,名列第27位。
——2007年9月1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在湖北武汉举行2007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上,魏桥纺织位列2007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第72位,比2006年的第81位上升了9个位次。并位列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排行榜第28位,比2006年的第34位上升了6个位次。均是印染企业第一位。
——2007年9月8日,“2006年度中国纳税500强企业排行榜”在京正式公布,魏桥纺织以纳税100588万元名列该榜第173位,比2006年的193位上升了20个位次。在上榜的30家山东企业中名列14位。在国家国税总局同时公布的2006年度中国上市公司纳税百强企业排行榜,魏桥纺织名列第52位。
在荣誉和光环的背后,魏桥纺织同样是一家富有争议的企业,论坛上很早就有一个题为《中国血汗工厂排名》的帖子,流传甚广,该帖子第一次提到了魏桥纺织,指责魏桥纺织“一线工人三班三倒,没有休班,一周工作56小时,一月工作240小时,经常一天工作10小时以上,其实一周相当于工作70小时,月工作300小时,月工资800-1200元(不能请假,请一天假会扣100-200元),大部分没有三险,一年招工40000左右,流失20000左右。”该帖子内容真假难以核实,但魏桥纺织因为管理不善造成事故倒是事实。
据多家媒体报道,2007年8月19日约20:10左右,魏桥纺织母公司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所属吕母线铸造分厂发生剧烈爆炸,造成14人死亡(一说16人),59人受伤。专家认为设计上的缺陷和现场的处置不当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次事故后,网络论坛上出现了一些专门针对魏桥纺织及其母公司魏桥创业集团的内幕帖子,而在百度“山东吧”17里有一个题为《魏桥创业十宗罪》的帖子,就反映了魏桥创业集团存在盲目投资、急功近利、以片面地扩大规模实现所谓“产值”的增长、工人劳动强度大、工资奖金制度不合理不合法、魏桥挣钱魏桥花、侵犯工人的法定权利、人身权利、利用工人的身份进行贷款、家族式企业管理、缺乏对工人生活方面的关心等十大问题。不过这些问题因没有接触到魏桥纺织方面的相关负责人,故而无法核实。
为了进一步了解魏桥纺织的情况,2007年5月16日,记者还拜访了魏桥纺织的发祥地——魏桥镇,魏桥纺织在这里一共有三个生产区,一个热电厂。魏桥镇的大街上,魏桥纺织厂三个生产区就像一个庞大的怪物一样,其白色的贴着磁砖的厂房占据了这个镇四分之三的面积,砖墙和柏油马路一样黑乎乎的,许多临街的房子显得又旧又脏。
镇上电动三轮车很多,2元一人次。记者乘坐了两次电动三轮车寻找进入魏桥的门,顺便和驾车人聊起来,他们家里的妇女都在魏桥纺织上班,一天三班倒,没有加班,但没有节假日,一个月正常上班能拿到1200元左右。记者问他们为什么不到魏桥上班,他们表示在外边跑车一个月也能够挣上1400元左右,关键是比较自由,不用太累,还可以照顾家里,如果去魏桥上班,自由都没有了。
进入魏桥纺织老总部办公楼,门口的老人比较和蔼,但是以联系业务的名义上楼,楼上多个办公室没人,好不容易碰到一个人,他一听到是联系业务的,就叫记者到位于邹平县城的魏桥创业集团总部找业务科,谈好了到厂部来提货就行。
在魏桥镇,以联系业务的名义,进入魏桥棉花有限公司,门卫说,收购棉花一般是9月份之后3月份之前,都只在厂里收购,不派人进入田间地头收购棉花。棉花价格就按当时的市场价。曾经在魏桥纺织工作的一个工作人员称,魏桥纺织收购棉花的价格很低,一般的企业很难与魏桥做棉花生意,而接受记者采访的山东鲁棉集团副总经理张共伟称,魏桥纺织用来织布的棉花并不是最好的棉花,其价格也肯定不是好棉花的价格,即便供应了好棉花,也是二等棉花的价格。
还听到一个故事,说是几年前,魏桥纺织曾经试图伙同国际上的几家纺织厂一起制造棉花价格联盟,后来这个联盟瓦解,魏桥纺织还因此亏了不少。不过,这个故事因为没有魏桥纺织官方的回应,是真是假难以分辨。
在魏桥镇的魏桥纺织厂门口的一个小店里购买了一件售价25元的蓝色衬衫,店员没有开具发票,后来郑州从事服装批发销售的服装店老板看了说上当受骗了,记者的服装不值25元钱。
5月16日离开魏桥镇后,直接上了位于邹平的魏桥创业集团总部,以谈业务的名义上了该公司的业务部,找到了业务员,问起布的情况。无奈魏桥纺织的布太多,双方交流比较困难,业务员只有让记者再上相关的网站,再次寻找记者要找的布。记者在互连网上查询资料的时候发现了魏桥纺织的牛仔布报价,元瑞布行老板给记者提供的报价为13元一码的牛仔布,魏桥纺织的报价是每米10.6元到11.7元之间。
魏桥的同行企业、山东省利津县三阳纺织公司办公室秘书科科长蔡吉朝接受了记者的访问,他说,棉纺织行业的成本一般是七分纱、八分布——出纱线产品的时候,原棉、原料占到70%的成本人工费、管理费、水电费和利润大约占30%;而到了织布环节,纱线的成本占总成本的80%,人工、管理费、水电费和利润只占20%。
依此类推,在沃尔玛商店内以76.30元售出的一条牛仔裤,其出厂价大概在40元左右,在布行中转期间产生的费用大约在5元左右,而织布厂的人工、利润和水电费占了4元,纺纱厂的人工、水电和利润占去大约5元,剩下的还有11元,就是棉花的费用。而该条牛仔裤的重量大约在600克左右,扣除掉辅料的重量和酵磨、裁剪的损失,一条售价76.30元的牛仔裤大概需要棉花700克左右。
既然一条售价在76.30元的牛仔裤在棉花上还剩下11元,而这条裤子重约600克,需要大约700克的棉花,算下来一斤皮棉的价格是8元钱,远远超过了当前的棉花价格,更超过了2006年的棉花价格。那么我们就拿2006年国际市场上的棉花价格一吨12000元来计算,沃尔玛这条裤子所用的棉花700克,大约需要花费8.40元,用一吨14000元的2006年国内最高棉花价格来计算,大约需要10元的棉花。
中国种植的棉花一般是一斤籽棉出3两到4两皮棉,这样,一斤皮棉的产出,需要3.5斤左右的籽棉,我们按照每吨皮棉13000元的2006年国内平均棉价来计算,每吨皮棉就需要3.5吨籽棉。2006年的棉花收购价大约是每斤2.80元,加上棉花脱籽后棉籽的价格,符合市场一般运行的规则。那么农民能够获得多少利益呢?
一亩棉花的成本
种一亩棉花一年能有多少收益?一个农民如果希望每个月有1000元的收入,需要种多少棉花?一个四口之家的农村家庭,究竟要种多少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记者从2007年4月28日起到5月17日,在江苏常熟、山东莘县和山东利津做了有关棉农和小的棉花流通企业的调查。
这三个地区中,江苏常熟、山东莘县在1949年建国初期都曾经是棉花种植的重点地区之一,可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地区近十年来已经逐渐不种棉花了。江苏常熟是有名的中国服装之都,这里近十年来建立了许多的服装加工厂,许多本地的年轻人放下了锄头到工厂里去上班,导致了农业人口中青年人的萎缩。而随着外来工人的到来,常熟地区对粮食、蔬菜的需要量大增,而种粮食的收入和种蔬菜的收入都比种棉花要强,许多本地农民逐渐转向了粮食和蔬菜种植。
山东莘县是平原中的落后地区,原来供销合作社主导棉花收购的时候棉花种植达到顶峰,而当国家取消了棉花的战略储备资格后,供销社不再代表国家收购棉花,棉花种植完全由市场进行调节,棉花市场的不稳定性就造成了棉农种植棉花的减少。许多村庄的年轻人和妇女都逐渐外出打工,赚取自己生活的费用,家里就只有男人或者孩子留守。
只有退海之地山东利津县一带还在生产棉花,并不是因为棉花的经济价值多高,是该地多数是盐碱地,无法种植庄稼,只有种植棉花,并形成了东营地区棉花种植的兴盛。
利津县境西南部在周秦时代是古陆地,属齐国。汉代属千乘郡漯沃县、蓼城县地。东汉以后,黄河来利津域地入海,随着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和发展,利津域地不断向渤海湾延伸扩大,隋代建永利镇(在今利津城河东岸),属浦台县。因此,今天的利津一直处于盐碱滩中。
利津县土地资源广阔,可利用土地190多万亩,耕地面积80多万亩,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场40多万亩,近百万亩土地有待于开发利用。黄河水是利津县主要水源,历年平均入境流量423.1亿立方米。根据利津县政府网公布的信息,利津县棉花播种面积30704公顷,总产量34545吨,单产皮棉1149公斤/公顷;2005年县种子公司引进了夏播早熟棉546系3号、4号两个品种,在试验地上试种成功。准备2008年在全县推广。
根据中国统计出版社《1949-2000中国棉花统计资料汇编》显示,利津县1949年到2000年棉花种植面积累计647.48万亩,占耕地的17.71%,棉花平均亩产55.2斤,产量累计357.41万担,收购245.06万担,商品率平均为68.57%人均交售棉花20.53斤。利津县棉花生产在1979年陷入低谷,而在1989年创造了历史新高,收购也同样如此。而在其他年份里,棉花生产相对来说较为平稳。
记者在利津县一共走访了5个乡镇的5户以上的棉农,走访了一个农资供应站,还走访了一个技术员,走访了4个棉花收购站。5个乡镇。记者在这里听到、看到的全部是棉花,除了当地人种植棉花以外,还有来自江苏、河南、山东其他地方的人到利津来包地种棉花。
在利津县陈庄镇的一条公路上,记者碰到一个收购棉花的老板,他叫崔吉军,本地人,前几年花了20万元购买了棉花市场的一家门面,专门从事收购棉花的生意。在记者采访的时候,许多别的棉花收购站都关门闭户的情况下,只有他的收购站还在敞开收购,他每天的收购量是2万斤。所收购的棉花在他的仓库里堆得像小山一样高,而他把不同品质的棉花分门别类地放在不同的地方,再盖上薄膜防雨。
记者在他的棉花堆里选出了一些样本,他参照国家的棉花分级标准,自己定了一个级别,分别是二级、三级、五级、六级、七级和等外棉,并告诉了记者这些棉花的价格。分别如下:
崔吉军2007年5月棉花交易价格
级别 收购价(元/斤) 卖出价(元/斤)
二级棉(最好) 2.95 3.05
三级棉 2.72.8 2.85~2.90
五级棉(多) 2.10~2.2 2.30~2.40
六级棉(多) 2 2.10
七级棉 1.4 1.50
等外级(霜后棉) 1.3 1.35
其中,五级棉和六级棉是所收购的棉花当中数量最多,许多江苏来的老板喜欢要七级棉和等外棉。崔吉军老板的收入在于每斤赚取0.1元左右的差价,再去除3分钱的打包整理费用,再去除场地的租用费用,扣除给国家缴纳的税收,能够留在手上的利润每斤有3分钱左右。
棉花的价格主要是随行就市,每天一个价格。价钱好的时候,可以多赚一些钱,价钱不好的时候要赔钱,所以一年能够最终留下几万元钱,已经算是不错了,有时候这些钱还要亏出去,但为了市场还是需要做下去。
在利津县盐窝镇的一个农资商店。一位小伙子告诉记者,该店距离盐窝镇和陈庄镇之间,顾客主要来自这两个镇和附近的北岭乡,而利津人均有2亩地左右,但土地非常不平衡,有的镇人均有10亩地,有的镇人均仅有半亩地,而小农资店所在的附近,陈庄镇就人均有5亩地左右,而盐窝镇人均仅2亩多地。当地种棉花的农业人口占大多数,棉花是当地的主要产业。
化肥农药主要的销售季节就是种棉花的季节,如果没有抓住这个季节,那一年的生意就没法做了,好在他已经赚了20多万元钱,把一年的钱都挣回来了。以后就是漫长的消耗期,消耗期内,基本上不赚钱,很多时候是赔钱。
种一亩棉花需要多少钱?小伙子对记者说,种一亩地的成本大约是400元,如果再算上包地费用,每亩地的种棉花成本会上升到500到600元。种一亩棉花需要花费的成本如下:
项目 单位 单价(元) 详解备注
种地 亩 40 包含耕、耙、种20亩以上起种
放苗 亩 710 将棉苗从地膜中放出来
培苗 亩 20 用泥土撒在放出地膜的棉苗根部四周,固定棉苗
修苗 亩 20 整枝,去除一些不健康不需要的枝叶
打农药 亩 1020 人工费50亩以上
化肥 亩 120 控施肥
农药 亩 50
种子 亩 10
地膜 亩 20
合计 亩 300320 若全部雇人,每亩地最多花费400元
这样算下来,每亩地种棉花的毛收入,大约在1200元到1500元左右,扣除支出,一般每亩能够挣500元左右,最多可以挣到800元左右。因此,本地人种地20亩以上,每年可以有1万元以上的净收益,就可以维持比较一般的生活。
小伙子介绍包地一般都要包50亩以上才能够有所收益,否则不值得。在包地种植棉花的外地人中,江苏人占了一半,河南人占了20%到30%,再下来是山东菏泽、聊城、临沂等地的人。一般外来包地人包地的原则是先缴三分之一的包地费,三分之一的种子、肥料、地膜、农药费,待秋收卖棉花以后再一次还清,而雇人种植则全部当场付费。
外来的包地人一般没有太大的经济实力,都是到当地银行或者信用社贷款,一次贷款就是几十万,秋收卖棉花以后再行归还。但棉花很娇贵,怕风怕雨怕雹,包地种棉花形同赌博,风调雨顺还好,包地人就能够大赚一笔,相反,如果在棉花的开花期间碰到风雨雹,所有的投入全都泡汤了,包地人就会大亏。
小伙子介绍,一旦遇到了天灾,包地者一般的选择就是逃跑。有的人把棉花转包给第二个人采摘,自己拿了转包费全家逃之夭夭,外出逃跑的包地者占到所有包地者的十分之一。同样也有一些不幸者,他们看到天灾来了全部生意砸锅了,但自己无法逃跑,巨额债务又压得喘不过气来,一下子喝了农药,一家四口魂归天国。据称,因为包地种棉花失策而全家喝农药自杀的有两家,具体在何处,也没能进一步核实。
当地人有责任田,还可以从村委会以100元的价钱承包土地来种植粮食或者棉花,经济压力比较小,遇到自然灾害承受力也相对比较强,因而较少出现意外。本地人除了自己种植棉花和粮食外,男人主要的工作就是在当地跑车和搞建筑,女孩则外出打工,打工的地域一般是山东省内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或者珠三角、长三角和北京环渤海地区。
56岁的利津棉农李春芝一家五口人,有老伴、儿子、儿媳,还有一个三岁的孙子,他们一共种20亩棉花,一年的投入大约在6000元左右,年底如果风调雨顺,可以挣到4万元——扣除成本6000元,就相当于一家四口付出了劳动,每个人每个月有708元的工资。但是过去的两年遭遇了大风和冰雹,棉花大减产,他就一年少收一万元——相当于每人每个月挣500元。
种棉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选种的时候就开始了这一过程。怎样选种呢?李春芝的原则是选一部分新品种试种植,用大部分的地种植稳定的高产的品种,因此他的二十亩地里,2007年一共种了4种棉花。分别是:
种子型号 单价(元) 数量 单位
鲁棉28 30 10 公斤
鲁棉17 28 5 公斤
中棉45 25 2 公斤
太空三号 40 1.5 公斤
关于种植管理的程序和成本,李春芝提供的信息显示,在种地前先要浇地,费用是30元/亩;然后是耕地、耙地、下种等工序,费用为每亩30元;具体的播种方式就是撒种,然后用地膜覆盖;种子种下去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在棉花种发芽长出苗以后破膜放苗,这是一个非常繁杂的工作,需要请人来做,价钱是每天每人30元;放苗以后是培苗,按亩计算,每亩20元,一人一天可以培苗5亩多地,有的挣钱多的要挣到110元以上;培苗以后的工作就是打药和中耕,打药基本上是自己打,基本上三天要打一次药,中耕要进行两遍,一遍一亩要6到7元,两遍一共需要14元/亩。
李春芝说,种棉花最怕大风和冰雹,哪年也得遭受一次到两次的大风,防都防不了。冰雹还问题不大,都有防雹的,听天气预报,有冰雹就放炮。我们这里2004年以前基本上没有大风。2005年和2006年都刮大风,2005年那次大风正好棉花在授花期,那一次的风把棉花全刮完了。
收获棉花时,如果请人摘棉花,大约每斤需要花费0.3元到0.4元,一般数量少的都自己摘,利津县种棉花的虽多,但是不同地区的土地面积不一样,处理方式也都不一样。地多人少的地方请人帮助摘棉花,而大部分地区是各家各户自己摘棉花。
棉花收获了就是出售,过去卖给供销社,价格由供销社来定,现在主要是收购棉花的小贩在收购,不像过去那样分等级,而是跟着季节走,价格最开始的时候是2.6~2.7元,后来涨到2.8元或者2.9元。农民可以还价3块,小贩可以只给2块8或者2块9,谈成就收购。棉花价格跟着行市走,一年一个样,2006年的时候,开始才2块7毛多。后来价格最好的时候能达到3块。
李春芝介绍,2006年他全年种20亩棉花的投入是6000元,收入是29000元,2005年卖了27000元到28000元,没有特殊的自然灾害就是这么个数。“咱这块的地旱了能浇,涝了能排出去,就怕冰雹和大风,如果没有冰雹和大风,这20亩地就是27000元或者28000元,最好的时候可以卖30000块钱。”
据中国棉花学会会员山东利津科技致富协会会长王希里介绍,李春芝的情况一般算是比较好的情况,一般来说,农民种一亩棉花,正常的净收入是500元左右,一个四口之家,若按两个成人每月挣1000元的标准,两个成人需要种30亩地才能维持。而这些费用只是维持一个家庭最基本开支的费用。但中国人均耕地只有11.3亩,在目前的价格体系下,要达到这个目标,似乎不太可能。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