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环保压力下纺企何去何从?

来源:中国纺织报/张永法 | 发布日期:2008-01-25

    2008年作为“十一五”的第三个年头,国家将连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严格环保标准,落实节能减排指标,纺织服装行业势必要经受更严峻的考验。那么,在平均利润只占销售收入20%的微利现状下,加大环保投入,是否将是纺织企业不能承受之重呢?

    “绿色”投入 企业两难

    现在发达国家用绿色壁垒(环境壁垒)构成了国际市场新的保护网,使用绿色标志已成为纺织和服装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事实上,面对国际国内的竞争形势,我国纺织印染和服装企业对于环保投入处境两难。

    一方面,为适应越来越高的国际市场环保门槛,企业要以高质量的环保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为此,企业要有大的投入,而这些投入在短期内很难见到回报,甚至还会拖垮企业。

    另一方面,对于内销企业,开发环保产品缺少全社会共识。企业开发绿色生产技术,生产出绿色安全的产品,这虽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利于打开国际市场,但是,对于那些以内销为主的企业来说,实施ISO14000环境质量认证似乎意义不大。因为,目前国内市场并没有强制执行绿色标志,很多消费者对环保产品也没有要求。如果一味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企业感觉得不偿失。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杨东辉谈到有关问题时则站得更高。他表示,加大绿色产品的开发和加强环境的治理必然会暂时加大企业的投入,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是纺织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我们周边国家的纺织企业也面临同样情况,因此,现在谁加快了调整产品结构的速度,开发出高附加值、少污染的产品,谁就能拔得市场头筹。

    节能减排 当务之急

    据统计,目前纺织行业废水排放总量一般在11亿吨/年以上,在国内各类工业废水排放量中约占6.5%,位于各行业废水排放量的前十位;COD排放量约为30万吨/年,占全国工业排放量的5%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废水还是采取直排入海和入河的方式。

    要减轻纺织印染行业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当务之急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对此,深圳市贸工局资源办负责人认为,资金的短缺,势必造成企业环保投入的压力,规模企业可以适当调整生产数量,优先生产高新产品,提高企业利润,然后再适时适量投资环保。这样有助于企业形成良好的生产格局。而今后企业的发展前途和发展空间,也将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大,形成一道分水岭,造成企业的强弱之势,那些无法尽早适应的企业最终将自我淘汰。

    可喜的是,现在一些地区已开始根据当地区域水环境容量,适度控制印染产业的发展规模,促进印染行业从规模经济向效益经济过渡。湖北襄樊地区就尝试在纺织印染行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开展区域纺织印染行业发展规划的试点工作。而企业则加大设备改造力度,加强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淘汰陈旧落后、能耗高、性能差的生产设备,用高新技术提升自身实力。

    在我国印染企业相对集中的深圳,也较好地解决了投入与产出相互制约的问题。如他们在印染工艺中以生物酶技术代替传统工艺,推行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如良益公司2007年推广应用生物酶技术,已累计生产四大类印染布400万米,节约成本152万元,节水率达50%,约5700吨,节约用电2.8万吨,减少污染物排放29吨。帝业集团染纱厂应用生物酶技术,累计已生产450多吨,节水、节汽50%~70%,加工成本每吨平均降低800元。

    2008年,纺织服装企业站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门槛前感慨万千。尽管还有各种难题要解决,特别是企业环保资金短缺等问题,但加快我国纺织工业绿色环保工程,仍是进军国际市场企业的目标,也是民生的需要。未来无论怎样猜想,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经过环保浪潮洗礼后得以转型升级的企业,终将获得发展的新空间。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