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专业展会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从机械展会看与产业集聚扩展的互动效应
从机械行业的展会来看,2001~2007年中国机械行业展览会数量排序先后进入前17位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沈阳、大连、成都、深圳、青岛、宁波、长春、南京、郑州、东莞、济南、杭州、南宁。这些城市举办机械类展会的时间都较长,有一定的展会资源的积累,所办机械类展会的影响力也比较大。
机械展会与区域机械工业的相关性
如果将上述17个城市机械工业统计数据中与展览会关联的若干数据(各年“企业数”、“年总产值”、“新产品产值所占比例”以及当年“年总产值”在全国城市机械工业中的排序和“新产品产值所占比例”)在全国城市机械工业中的排序进行比对分析,可以看出一些特点:
从综合、整体上观察,举办机械展览会比较多的城市及所在省份机械工业都比较发达。上述17个展览城市的机械工业总产值在全国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排名中绝大部分位于前30位以内。譬如,2006年上海机械工业产值排名第一位,广州排名第三位,北京排名第四位。这与机械展会数量的排位顺序大体一致。而产值排在第二位的苏州,也正是机械展会数量快速增长的城市之一。
从这些展览城市机械工业新产品产值所占比例的数据看,绝大部分达到1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60%,也都是比较先进的。不过,这些数据与举办展览会的数量关系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态势。这似乎说明,目前机械展会在展示当地机械新产品、新技术方面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而相比之下,展览会与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关系显得更为密切一些。然而,从长远发展的趋势看,长春(2006年新产品比例全国排第3位)、天津(排第15)等城市在组织机械工业新产品、新技术展览会方面,前景将看好。
以上17个会展城市中,当地机械行业的主管部门和协会组织是机构健全、领导有力的;其开展工作的状况(包括举办展览会)一般也是比较活跃的。
如果进一步对照在这些城市中举办的机械展会项目情况,可以发现,这些展会往往是当地展览业中重要的展会项目。而且举办机械行业展览会的主体(单位)一般也呈多样性的态势。
展会与产业集聚扩张的互动
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地区,上下游产品高度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社会化协作,以最小的投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生产出最好的产品。
机械行业产业集聚现象在广东珠三角洲、浙江、江苏、山东等地较为突出,如广东江门摩托车;浙江宁波地区的橡塑机械、微小型轴承、液压气动元件、模具;温州地区的低压电器、泵、阀;山东的拖拉机、农用车;湖北的标准件等。由此,原来和地区结构趋同化正逐渐向具有地区产业特色的产业集聚方向转化。
由于集聚产业生产力发展和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使得区域产业结构形成紧密相联的产业群,并成为催生专业会展的原动力。在国家行业主管及地区主管部门的引导下,不少产业集聚地区相继举办了相关的专业会展,且正在向品牌会展的方向发展。同时依托这些专业会展又进一步促进了集聚产业的发展壮大,由此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这一过程中,首先通过区域内外及国外企业的参展及技术交流,进一步加强了区域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并推动横向联合。其次,通过专业展会,为当地的集聚产业获得更多的资金、引进了先进技术和人才,在培养特色品牌会展的同时,使集聚产业获得长足的发展,提升了集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对浙江乐清中国电器文化节暨国际电工产品展览会、广东顺德(陈村)机床及橡塑设备博览会、广东(江门)摩托车工业博览会、广东东莞(长安)国际机械五金模具展览会等四个典型事例进行分析,说明产业集聚扩展与专业展会的互动效应。
展会促进产业发展所谓生产要素的流动,是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的运动。结合展览会而言,也就是指展会厂家的参展和观众的参观,展品的展示和产品的订货,展会促成销售和合作后的资金往来,以及展会活动形成的技术、经济信息的交流与互动等。根据实际情况,借助典型案例分析可以下五种情况:1.从石油设备展、仪器仪表展、工厂自动化展等展会观众分析,看机械展会对人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2.从机床展、工程机械展、汽车展等展会参展国别和展品分析,看机械展会对物流的集散力和输送力。
3.从举办展览会到发展形成长年机械产品交易市场的情况,看机械展会对资金流的聚集力和辐射力。
4.从一些大型展会观众参观、技术交流和厂家宣传等情况,看机械展会对信息流动的重要促进效力。
5.从长远发展的时效,看机械展会对区域机械工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所发挥出的积极推动性作用。
会展产业与区域经济相互影响,互为前提。而专业会展往往体现了区域的支柱专业,有助于区域产业化分工的不断发展,加速对区域增长极的培育,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和知名度;并有助于加快区域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区域功能。
专业会展的发展势必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各地在培育富有区域特色的专业品牌会展时,将会加速区域内生产要素与区域外生产要素的循环,为区域优势产业发展赢得了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促使该区域相关优势产业获得长足的发展,并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协调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