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科技投入铺就纺企进步之路

来源:中国纺织报 | 发布日期:2007-12-11
    11月12日这一天,纺织行业的两件大事引人关注: 
    
    上午9点30分,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四楼大会议室,选举产生了第二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其中来自企业的委员超过半数。 
    
    下午3点,2007年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励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143个项目受到表彰。在这143个项目中,企业作为第一研发主体的项目有91个,超过一半。对此,杜钰洲会长作出了“这次获奖项目不论科技含量、经济效果还是产业覆盖率都超过以往任何一次”的高度评价。 
   
     谁也没有预料到,从1983年取消布票,到纺织行业由于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全行业出现亏损只用了11年的时间。尽管纺织行业进行了有史以来的最大调整,但“以量取胜”的惯性思维依然主导着不少企业的发展思路。以至于在很长时间,“技改找死、不技改等死”一直是一些企业对技术改造的认识误区。 
   
     市场是最好的老师,最终是市场竞争让企业认识到提高科技投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面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跑马圈地”式的同质化发展之路已经越走越窄。“加大科技投入,加快自主创新”这句话并不陌生,但企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体会到其中的分量。 
   
     “从2002年至今,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对这个项目的投资已经超过2200万元,用于项目研发、实验室投入、关键设备投入以及市场推广,最终实现了产业化。”当“芳砜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获得本年度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时,此项目的商业化生产运行单位——上海特安纶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晓峰难掩激动的心情。“科技投入带给企业的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企业在这个领域竞争力的提升。”
 
   据了解,这项依靠产学研相结合完成的“芳砜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结束了我国在这个领域30年的徘徊。其成套设备和技术方案突破了芳砜纶纤维从小批量生产向大规模生产的关键工艺瓶颈。目前,利用此项目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实施的年产2000吨的芳砜纶耐高温纤维产业化项目已经正式启动,并列入国家“十一五”化纤高技术纤维发展重点项目。 
    
    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的运行机制逐渐向市场化转变,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力量越来越大。过去科技项目鉴定之日,就是科技成果入库之时。现在这种现象已经明显减少。企业的科技投入更加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针对下游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大科技投入,开发具有产业前景的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自觉行为。正像杜钰洲会长所说:检验科技成果的含金量,关键要看科研成果对行业的覆盖率。 
    
    湖南华升株洲雪松有限公司研发的“特高支优质细薄苎麻织物面料”此次获得一等奖。正是得益于企业近年来每年不少于600万元的创新投资,企业才有可能对脱胶、浆纱、织造、染整等各个环节的工艺进行大胆创新,使研发人员能够连续攻克17道工艺难关,终于打破了日本公司创造的150公支纯苎麻面料的世界纪录。企业的科技投入带来的不仅是工艺技术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是为苎麻产业结构调整、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探索出了一条积极可行,而且效益明显的发展之路。这对中国苎麻产业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注重硬件投资的同时,更加关注在研发领域的投入,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山东德棉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棉纺织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十几年来,该公司不仅投入十几亿元资金改善企业的硬件条件,而且在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方面更是大手笔投入。1998年德棉集团的研发费用(不包括技改投资)是2230万元,到2006年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6400万元,研发投入占产品自营销售收入的比例从3.1%提高到4.5%。正因为如此,作为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棉纺织产品开发基地和山东省级技术中心,德棉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得心应手。 
   
     还有保定依棉——国家棉纺织产品开发基地,福华织造——国家锦纶产品开发基地,河北宁纺——国家灯芯绒产品开发基地等等一长串企业名单,这些企业必将在我国纺织行业未来的发展中发挥领头羊作用。 
    
    求势不如谋局。更多企业科技意识的觉醒,将是建设纺织强国的最大希望。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