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山东德州将整合棉花加工业 总数控制在88家

来源:中国纺织网 | 发布日期:2005-11-29
    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山东省从2005棉花年度开始,不再审批新的棉花加工企业资格,用五年左右时间,通过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利用国家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引导已取得棉花收购加工资格的企业对生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做大做强一批棉花加工龙头企业,淘汰一批设备落后、实力薄弱的企业,实现棉花加工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到2009全省棉花加工业通过生产设备更新改造,规划总量为400家,其中德州总数控制在88家。
具体措施有:(1)改200吨打包机为400吨打包机,包型由85公斤改为国际通行的227公斤大包。在过渡期,实行双证运行,对压力为400吨以上的大型打包机企业发放新资格认定证书,老资格证书在过渡到新体制后作废。(2)对企业更换大打包机及其辅助设备的国家予以3年贷款贴息(一台套更新改造费用150万元左右,可获贴息约24.7万元)。(3)实行信息化逐包编码。纤检机构对每包棉花统一编码,棉花加工企业将企业名称、产地、生产日期、净重、回潮率等基本信息生成条形码以卡片形式拴在棉花包上,与公证检验后的棉花质量结果一同自动录入全国棉花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成为每包棉花的身份证。(4)对实行大棉包机的企业,农发行、商业银行在贷款供应上给予政策支持。据了解,德州市是全国、全省的主要产棉区,常年植棉面积在200-300万亩,总产皮棉300-500万担,目前该市共有棉花加工企业近千家,其中192家通过了省级认证,加工总能力4000万担以上。除少量企业外,大部分企业存在着规模小、加工能力过剩、布局不合理、加工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目前除11家棉花加工企业使用压力为400吨的大型打包机外,其余多是压力为200吨的打包机,并且没有配备调湿设备和条形码信息系统等设备,生产加工设备与新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不相适应。去年该市有3家企业参加全国棉花质检体制改革试点(全国14家),棉花加工质量明显提高。2005年度德州市16家(全省共57家)企业纳入技改范围。
德州市政协常委、市棉花协会会长刘兴泉提醒广大棉花加工企业,在当前棉花市场竞争激烈、收棉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应提高认识,抓住机遇,积极增上400吨打包机及配套设备,纳入88家统一管理范围,争取农发行收棉贷款、技改贷款贴息及其他优惠政策,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