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新闻

杨东辉:家纺设计贵在生活感悟

来源:纺织贸促网 | 发布日期:2006-08-24

      二十多年来的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WTO使中国的经济融入到了世界经济当中,世界文化也随之蜂拥而入,西方艺术,直接冲击着中国的审美观。在东方,印度的产品民族特征很强,极有艺术感染力;在欧洲,法国的家纺产品十分豪华,富有典雅的装饰效果,而瑞典的家纺品中风格则比较简约,如大家熟悉的宜家家居,很多东西看似豪华实际上非常真纯,深受年轻人喜欢。而中国的家纺设计应如何与时俱进?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精髓,与民族的艺术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创新的重要源泉。为此,中国家用纺织品协会成立了室内文化研究委员会,主要从事室内的软装饰研究,包括室内纺织品的装饰、摆设。将来还要成立很多的设计工作室,对居室进行整体的布局,并设计出形式多样的配套的样板间,体现不同的家居风格。在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的努力下,在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博览会的带动下,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家纺行业追求原创的设计风气越来越浓,像华龙、众望这样一些在发展初期靠大量购买国外设计生产产品的企业,现在已建立了很完善的设计队伍,产品主要依靠自主设计。像吴海燕、张肇达等服装设计领域知名的设计大师,现已牵手家纺行业,为家纺企业设计产品。目前,越来越多的服装、面料企业转向家纺领域,装饰布、印染企业逐步向成品方向发展,家用纺织品行业队伍逐渐壮大。

    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说过:一粒砂子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家纺设计,就是要到生活中去创作,找到生活中的灵感。家纺设计的创新要求设计师对生活有透彻的理解和对时代有深刻的感悟,还要有充足的、广博的知识储备,由此才能对艺术精髓有深切的把握。

    中国有着十分优秀而深厚的文化遗产,能够被我们发掘的东西很多,但我们自己却对此忽略不少。例如中国字的创作。众所周知,中国字具有三美,一美是语美感于心,二是音美感于耳,三是形美感于悟。对设计师来讲,也写了几十年的中国字,却几乎没有人发现它的美妙,更没有人将这个题材引入我们的家纺创作。这说明,最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最容易被忽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字进入家纺产品竟是从西班牙、瑞典先开始的,雄浑大气的方块字为西班牙的布艺、纱帘增色不少。另外,很多家纺设计师到国外看过人家的家纺陈列后,认为很简单,自己也很容易做,但如此简单不过的东西我们就是没有,原因何在?这是我国的家纺设计师缺乏对中国民族文化及周围事物的透彻理解与感悟。创作、创新像一张纸,一捅就破,但是我们有些设计师要想捅破这张纸需要十年,甚至一辈子的时间。因为捅不破这张纸,我们的创作就停滞不前。由此可见,创作就是要融入到生活中去。如果我们的创作没有创新的能力,说明家纺设计师们“诗外”的功夫还下得不够。

    从大家都司空见惯的东西中去挖掘神与韵,魂与魄,再添加美饰,这就是创作。所以,如何到生活实践中去感悟生活,激发灵感,创作艺术,这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设计工作者的艺术生命。设计师的艺术生命力旺不旺盛,归根结底取决于他深入生活的能力和感悟生活的能力。正如陆游诗中所言:“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

    当然家纺设计要与品牌、协同、创新、文化、危机等方面紧密结合起来。行业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名牌,并且是在质量、文化、诚信、价值观念上经过市场锤炼的真正的名牌。现代市场竞争已从产品竞争演变为品牌竞争,对于家用纺织品的品牌精神更要体现消费者的生活观念、态度和文化。

    家纺文化就是要把居室文化与产品营销直接联系起来。每个企业都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家纺产业对于现代城市消费来讲更体现一种时尚产业。时尚文化的消费已经超越了产品的价值本身,因此,品牌与时尚文化为家纺产品创造了高附加值。

 


 

  相关文章:
期待八月家纺展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家纺博览会活动安排
今秋展会关注什么?
中国家纺业力争打造新发展空间
中国国际家纺博览会-风风火又一年
第三届中国家用纺织品发展论坛日程安排
第四届“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设计大赛”拉开帷幕
纺织、服装展:数量不是问题质量才是关键
名牌展会 争雄未来五年
亚太家纺会展航母8月28日上海再度起航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