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新闻
2006年1~5月全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概况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6年5月,全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127亿美元,同比增长26.6%,其中出口111.7亿美元,增长29.8%;进口15.3亿美元,增长7.4%。1~5月,全国纺织品服装累计进出口565.6亿美元,同比增长21.9%。其中出口496亿美元,增长24.4%;进口69.7亿美元,增长6.5%;实现顺差额426.3亿美元,增长27.9%。
单月出口额创新高
累计增幅继续放大
5月份,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111.7亿美元,比4月份又增加了0.3亿美元,成为前5个月中出口最多的月份;同比增长29.8%,仅次于3月份33.9%的增长幅度;拉动1~5月累计出口增长24.4%,增幅比1-4月提升1.5个百分点。
5月当月的进口额为15.3亿美元,较3、4月份略有回落。但同比增幅略有扩大,当月增长7.4%,使1~5月累计进口保持平稳增长,增幅为6.5%。
对欧美出口增长继续放缓
5月对欧盟出口增势进~步放缓,对美国出口依然下降。当月对欧盟出口15.5亿美元,增长5.8%;对美出口15.4亿美元,下降1.6%。1~5月累计对欧盟出口72.8亿美元,增长11.1%;对美国出口65.1亿美元,增长1.3%。
对欧美出口增长的持续回落,使出口目标市场的排序基本上恢复至配额取消前的状态。日本、欧盟、中国香港、美国、韩国分列我出口目标市场前五位。对日本和中国香港的出口保持稳定增长。
对日本、韩国的贸易顺差明显增长,累计顺差额分别达到60.8亿美元和9.9亿美元,增长幅度分别为14.2%和208%;
其他主要市场中,对罗马尼亚的增长最为显著。由于尚未成为欧盟成员而又具备地缘优势,罗在我目前出口市场的地位急速攀升,从2005年底排第30位跃至今年5月的第8位。对罗出口额近15亿美元,增长6.2倍。对墨西哥、土耳其等国的出口增长也相当迅速,增幅都在一倍以上。
前5个月,自主要进口来源国(地区)的进口增长依然缓慢,自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进口分别增长11.8%和1.6%。自日本和韩国的进口仍为负增长。自欧盟和美国的进口分别增长13.8%和18.9%。
服装出口增速加快
1~5月,纺织品出口185.8亿美元,增长19.9%;服装出口310亿美元,增长27.2%。
服装中,针、梭织服装和衣着附件三大类商品出口额分别增长45.4%、19%和15.5%。其中棉制服装出口保持37%的增长,毛制、化纤制服装增长15%和30%,丝制服装的出口下降8.7%。出口数量增长最快的是化纤制服装和棉制服装,出口量分别增长36%和29%。
5月份对美国服装出口仍未恢复增长,出口额累计下降6.6%,降幅比4月份有所扩大;其中针织服装下降近20%,梭织服装下降3.7%。针、梭织服装的出口量分别下降48.6%和12.3%。
对欧盟出口服装金额增长8.7%,增幅逐步缩小。其中梭织服装保持15.9%的增长,针织服装下降10%。服装出口量全面下降,针织服装降幅达21%。
出口服装单价总体持平
对美欧保持20%以上增长
1~5月,对全球出口服装(包括针、梭织服装)共107.9亿件(套),增长30%。出口单价同比持平。对配额地区出口单价继续上升,其中对美国和欧盟出口服装平均单价分别增长22.2%和25.7%;对美欧设限产品出口保持量减价升。对欧盟10种设限产品出口总量全部下降,而出口单价全部上升,其中8种商品的出口单价增幅超过50%。对美国出口21种设限产品中,19种商品的出口数量下降,19种商品的出口单价提升,其中6种商品的单价增幅超过50%。
服装进口增长幅度较大
1~5月,服装进口6.5亿美元,增长31.1%,大大超过总进口6.5%的增长水平。其中针织服装和梭织服装进口分别增长48.5%和28.7%。棉、丝制服装为最主要的增长商品。尽管进口绝对金额不高,但毛皮服装的进口增长了3.5倍,也带动了服装进口整体增长水平的提高。
纺织品进口63.1亿美元,仅增长4.5%,其中主要商品面料进口仍然未恢复增长,但降幅缩小至2%。纱线和制成品进口分别增长12.9%和12.2%。
敏感商品简况
截至2006年6月22日,输美21种设限商品的清关率显示正常;从美国纺织品服装办公室的进口统计数据看,在美自我进口的21种设限商品中,棉制裤子347/8、棉制针织衫338/9、男式梭织衬衫340/640、内衣352/652、化纤裤子647/8、合纤长丝布620、化纤裤子647/8等商品出口数量下降、单价上升表现得最为明显;针织布222和毛制西装套装443数量出现反弹且增长较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