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新闻

杨兆华:竞争起跑线前移:企业创新捷径

来源:国际商报 刘丽华蒲靖 A4版(2006-3-20) | 发布日期:2006-03-20

      ——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秘书长杨兆华

      对于面料企业来说,现在最头疼的就是产品开发能力不足。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让企业深深感到,没有创新,就没有持续开发市场的能力,就有可能被市场淘汰。企业创新的自觉性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过。谈起目前面料企业创新的这种内在需求,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秘书长杨兆华很欣慰。他同时认为,面料企业把竞争起跑环节前移,与上游纤维、纱线企业合作,是面料企业创新的捷径。

      企业创新内在动力增强

      今年2月在巴黎举行的TEXWORLD面料博览会上,赤峰华源公司尽管在分馆,但其展出的160支、180支的毛纺面料却依然吸引了很多客商。通过开发高档次新品,赤峰华源作出了有别于其他企业的差异化产品,因而赢得更多贸易机会。

      就像赤峰华源一样,很多中国企业已把参加法兰克福国际家纺博览会、巴黎面料展作为扩大出口的重要渠道。在这些国际性展会上,企业越来越迫切地感到,没有新产品,老客户都有可能要失去。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内在的迫切需求。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技术创新是产品创新的保证。

      但杨兆华认为,单纯局限于面料行业,单打独斗地开发面料难度越来越大。因为从织物组织结构来说,都是从平纹、斜纹、缎纹等三元组织变异出来的,经过多年的开发,要想再取得新的突破已经很难了。而且通过比拼设备比出产品的高低也不易。因为大多数企业都在不断更换设备。而面料企业把产品开发环节前移,与纱线、纤维企业配合,从原料开发上来推动产品创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企业创新的捷径。

      创新风险已无法回避

      中国有自主开发能力的企业比例很小。中国许多纺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是很弱的。产业集群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产业层次低,产品档次不高,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不高,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成本优势上,知识竞争能力较弱。杨兆华认为,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就不会形成持久的核心竞争力,难以实现集群的持续发展。

      “我始终认为中国纺织产业链存在一个大问题,就是大路货太多,生产大路货的能量很大,惯性很强,大多是中低档产品,以量取胜,而且要扭转这种惯性有难度。生产大路货的惯性和企业创新的惰性,让企业缺乏创新动力。”杨兆华分析道,而且创新,即意味着做新的东西,新的市场,企业不仅要投入,还要冒相当的风险。当大路货有市场时,企业很难有创新的自觉性。
 
      “但现在企业不创新面临的风险更大,因为大路货过剩,企业不开发新品,将有可能面临失掉整个市场的危险,最后企业的生存都将受到威胁。现在企业有创新的动力,创新的环境好了,纺织业创新的时机到了。”

      展会是促进创新的好平台

      中国纺织面料出口逐年增加,interTEXTILE面料展对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很明显。通过interTEXTILE面料展这个平台,中外企业同台竞技,中国企业获得不少新的技术信息和创新的理念,使企业的发展能量得到充分的释放。

      “企业创新离不开行业协会的引导与支持。因为行业协会掌握的宏观信息和国际信息更充分。中国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今年的工作重点就是要为企业的创新提供增值服务。今年四五月份将推出系列新的服务举措。”杨兆华说。 

      今年interTEXTILE北京面料展招展依旧火爆,受展馆面积所限,有280多家企业无法参展。这一方面说明,展会做得好,做出品牌效益了。另一方面也说明,由于竞争激烈,企业对开拓市场的要求更加迫切,企业经营策略也在改变,更加主动寻找市场。

      杨兆华提醒企业,“不仅要注重推出新产品,还要注重推广企业形象,面料企业尤其要注重售后服务。没有好的配套服务,即使有好的产品,竞争力也会受影响。”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