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国内资讯(08年前)
中国纺织业调整压力与市场疲软夹击
复杂粗暴的外部环境,使中国出口纺企正艰难地挣扎在结构调整与市场疲软的尖锐矛盾中。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的描述很切实际:“市场增长时企业容易调整,但动力不足;市场疲软时动力有了,但压力却更大。”
广交会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纺企宁愿将眼前的困境视作“黎明前的黑暗”。在他们看来,美国次贷危机本轮的影响应该在1~2年内逐步消散,那时,中美纺织品协议也已到期,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一定会重见光明。江苏苏美达轻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吴伟锋同样持此乐观心态。但他也清楚地认识到,“黎明”是属于那些可以“坚持”到最后的企业,在此过程中,仍将有相当一批中小企业永远淡出竞争舞台。
进退两难的殊死博弈
多种迹象表明,出口市场已现低迷。权威部门预计,今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增幅进一步回落到13%左右,比去年减少5.9个百分点。
曹新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出口市场的疲软与调整压力间的矛盾。造成这种局面,一是由于入世利好因素已逐步释放,纺织服装出口进入了平稳发展期,特别是在2007年始现拐点。二是,全球经济发展减缓导致市场需求下滑,客观减少了中国订单量。三是,受汇率等政策变动影响,企业运营出现困难、成本陡增。
据纺织商会调查,目前迫于外部环境压力,很多处于被动调整的企业遭遇了较大冲击。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减产、裁员、停工的现象屡屡发生。曹新宇今年在对南方部分企业的走访中察觉到,与前两年大相径庭的是,现在少有企业再喊招工难了。这说明,行业发展已受到了局势的影响。
虽然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已于2~3年前就主动着手调整,但更多企业却深陷被动,应对明显捉襟见肘。
江苏苏豪集团属于先知先行的一批企业。3年前在第96届广交会上,记者就发现了他们“品牌助推外贸”的一系列践行。3年后的今天,这家企业在展品品质和设计创新上更是上了几层楼。即便是这样的大型工贸集团,在当前的外贸“冰封期”也颇感发展乏力。
苏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沙卫平告诉记者:“国家引导行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推力恰好与国际贸易紧张环境的反推力同时作用到了中国出口企业身上,使企业进难、退更难。”多数企业都在“死扛着”,但却不知能扛多久。
而处于贸易链最底层的工厂,日子更是“水深火热”。拥有千名员工的浙江德清伊唯尔袜业尚属中型企业,还能勉强维持,但其业务部课长钱晨远告诉记者,当地很多只有几十人、上百人的小厂子自去年以来已大批“倒下”。他预计,今年的形势将更为严峻。
前所未有的压力沙卫平坦言,去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受到“三率二价”以及美次贷危机影响,公司经营压力陡增,对年初确定的12亿美元进出口总额的目标实现并不乐观。此外,公司贸易利润急剧下降,1季度实现利润同比下降了47.36%。
据他反映,目前企业在业务谈判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因汇率变数而导致无法对外报价。特别是服装产品,出口周期至少为3个月,如按人民币每月升值1%的速度报价,客户难以认同,并普遍不接受非美元报价。
与沙卫平的描述吻合,目前很多企业都遇到了上述压力。而规模较小的企业则更难以正常运行。沙卫平透露,与苏豪有经常业务往来的生产企业约有1000家,多是中小企业。据公司调查,因成本骤升,这些企业中约70%处于亏损或持平状态,只有30%左右保持微利。苏豪直属的11家生产企业,今年1季度也只有3家盈利、2家基本持平、6家出现亏损,累计亏损近800万元人民币。
企业反映较多的还有,美次贷危机所增加的国外客户“倒账”的风险。沙卫平就告知,去年下半年到今年1季度,苏豪已有5家国外客户倒闭,部分货款无法收回,直接损失超过300万元人民币。他直言:“苏豪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尚能消化这些损失。而一些中小企业遇到‘倒账’问题,就前路未卜了。”
曹新宇指出,更大的问题出现在棉纺行业。原料等价格上涨使面料类上游企业更直接受到冲击。比如,前不久发生的山东樱花集团被并购重组的案例,就在警示人们盲目扩张的风险同时,也反映出当前纺织业利润不景气、融资困难,容易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问题。
“扛住”就是胜利鉴于纺织服装在稳定出口、吸纳劳动力就业以及满足国内消费市场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曹新宇呼吁,国家要重视解决纺织企业的问题:一是,制定有关纺织行业的政策要保持并有利于产业周期的延续;二是,对即将到期的中美、中欧纺织品协议尽早出台应对措施,排除不确定性;三是,考虑出台支持促进纺织服装出口的政策。
曹新宇同时建议,企业出口要“稳定低端、扩展中端、突破高端,同时继续加强品牌建设”。此外,他也提醒企业,虽然中美纺织品协议今年到期,但已有迹象表明美国正企图利用反补贴来限制中国产品。据悉,美国纺织工业协会已提交了一份多达73项内容的材料,指责中国纺织业存在补贴。而我国目前遭遇的所有反补贴调查中,指责最多的也不过69项。“行业和企业均要做好心理和战略准备。”
虽然前路充满变数,但曹新宇依然相信,只要企业能“挺住”这1~2年,一切都会好起来。
至于企业本身,则希望政府尽量助其度过难关。吴伟锋称,去年国家宏观政策的密集出台,好似“休克疗法”有点太激烈了,国家应保持现行出口退税率的稳定,特别是今年不宜再出台新的下调政策。如部分产品仍需下调退税率,则给予企业必要的过渡期。为规避金融风险,沙卫平也建议,应在出口企业利用金融工具方面提供更多便利。
面对行业企业的“谔谔之音”,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稳定政策已成有关部门的共识,但企业也必须审时度势加快调整。虽然国内企业目前面临着沉重的压力,但从我国外贸发展的历史来看,中国外贸出口仍具有合理的增长空间。他坚信,中国企业有能力扛住风险,继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