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国内资讯(08年前)
2008:区域经济发展六大猜想
●东部经济增长可能再度领先
●高新区对经济增长贡献不断增大
●区域物流发展加速
●区域消费增幅基本相当
●中部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继续领先
●东部沿海仍是对外贸易绝对主力
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指引下,近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区域特色与优势得到有效发挥,区域经济发展全面加速,制约各地区发展的突出矛盾得到缓解,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逐步确立,重点地区和地带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以区域合作与联动为基础的一体化程度明显提高。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可以预见,随着区域政策的逐步细化,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将得以延续,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将有所增强。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难点与问题
虽然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良好的势头,但不可否认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盲目发展的态势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目前看,对待发展问题,一些地方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上。在所谓的创造条件中,有些地方挥斧砍伐防护林建设度假村;把淘汰的东西建在自己地盘上;招商竞争越演越烈,甚至出现零地价、负地价之怪事。一些地方在发展规划纲要中,都表现出强烈的区域合作需求,但在专项规划里,却还是打自家拳,而不是组合拳。非中心城市争当中心,不顾自身条件,竞相以“经济中心城市”为发展目标。
2.区域冲突的内在机制未见好转
区域经济需要政府以市场经济机制为基础,按照要素流动和利益相关的客观要求去选择区域发展战略。但在目前中央与地方权力博弈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统一大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内在要求与事实上的行政区经济的强化的冲突依然突出。近年来,地方保护主义的行为和现象不断以公开或隐蔽的形式出现,加剧了建立区域市场的难度。在地区差距存在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作为投资和产业发展的主体,为“保护”自身利益通常采取一种“理性行为”———实行地方保护,保护本地市场,使本地利益最大化。这种与市场经济背道而驰的地方主义行为,加剧了市场割据,对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构成了极大障碍。
3.区域合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是省际、区域内城市间缺乏有力度的协调机制,跨地区合作仍受到多方面制约,区域合作组织发展不平衡,软环境建设落后于硬环境建设,有些地方把地区经济合作简单理解为招商引资活动,地区经济合作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其中既有旧体制遗留的历史的因素,也有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的因素,既有政府职能定位不清的影响,也有观念及相关工作不到位的影响。
2008年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一)区域经济政策判断
2007年7月,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下发,意味着区域经济政策的制订、实施将更有针对性,这也是2008年区域政策变化中最为重要的。
具体到各大区域,东部地区区域政策的着力点在全面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和总体竞争力上,通过更为严格的土地政策和产业政策促使产业结构加快升级。中部地区区域政策的着力点放在优化总体发展环境上,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有关政策,进一步提升接受东部产业转移和外来投资的能力。西部地区区域政策的着力点放在稳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上,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东北地区区域政策的着力点放在区域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恢复上,积极促进资源性城市可持续发展,抓好振兴装备制造业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二)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依据上述区域政策的判断,对2008年区域经济发展趋势预测如下:
1.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可能再现领先局面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率先发展与持续增长主要源于区位优势所具有的地区资源集聚效应和体制转轨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地区资源配置效应。无疑,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劳动力成本低的相对优势,而且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物质、政策特别是政策支持力度也不断增大,这也是近年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增长速度差距缩小的原因所在。但是,劳动力境内转移成本并不高,因而在劳动力成本方面发达地区的劣势并不是十分明显。与此同时,尽管中西部地区在软环境方面改进的速度在加快,但总的来说,在体制转轨、技术进步以及人文环境方面发达地区仍具有绝对优势。特别是作为近年带动经济发展的城市经济,东部地区又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基于此,东部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角地位短时期内不会改变,若考虑到2008年环保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的滞后影响,预计2008年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增幅有望领先于其他地区,经济结构优化的步伐有所加快,区域间相对差距略有缩小,但变化不大。
2.高新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
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多数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一批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正在成长壮大,大量科技成果在高新区实现了产业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达70%以上。2006年中国城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已拥有45828个企业,从业人员达574万人,实现产值35899亿元,年出口额达1361亿美元。多数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培育所在城市的新兴支柱产业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国家鼓励自主创新政策的不断完善,高新技术区的扩散效应将进一步提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不断上升。
3.区域物流发展加速
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区域物流在整体经济中的关联效应十分明显,物流水平的提升直接带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支柱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从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的发展经验来看,物流水平与吸引外资的能力紧密相关,区域物流的高速发展必然会带来资本增值的预期,同时也塑造了区域的品牌与形象。应该讲,物流市场作为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区域一体化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如京津冀区域合作在交通运输领域进展较快,已经超越了经济一体化进程而发挥出先导作用。目前看,区域物流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重要一环,物流体系的建设有效地推动了区域其他各类体系间的协调运作。随着政府、企业的合作意识增强,2008年区域物流发展将进一步加速。
4.区域消费增幅基本相当
2008年,随着国家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建立以及相应政策措施的实施,从区域的角度看,最大获益者可能是中西部地区。这是因为,实行这一制度将意味着中央财政支出结构要调整为追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使得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的贫困地区所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由于中央财政支出方向的调整,相对降低了不同城乡居民在人均享受公共福利水平上的差距,将促使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变相增长。这样,过去那种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领先增长的局面将发生变化,中西部地区消费增幅有望提升,各区域消费增幅基本相当,差距不断缩小。
5.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中部地区继续领先
2008年,随着国务院部门落实中部崛起有关政策措施,中部地区投资有望继续保持领先增长。比如交通部联合中部6省交通主管部门编制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纲要》,全力构建高速公路骨架网络。到2020年,中部地区铁路建设总规模将达4500亿元左右,新建铁路6500公里,“十一五”期间,中部6省省会城市机场将全部进行改扩建。商务部决定选择中部地区作为全国投资促进规划准备工作的试点地区,制订中部地区投资促进规划,从而在未来3~5年内在中部地区建立起现代化的投资促进工作体系,探索和实施现代化的招商手段,切实改善中部地区的投资环境,提高吸引外资工作的质量。西部和东北地区受政策以及东部产业转移的影响,也会保持比较高的增幅,而东部地区受土地资源的约束,增幅会略低一些。
6.东部沿海地区仍是对外贸易的绝对主力
从进出口贸易增长来看,2007年1~8月,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地区出口贸易同比分别增长了35.86%、35.86%、37.61%和26.69%,中部地区增速领先,西部和东北地区也都超过了东部,从进口方面看,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地区进口贸易同比分别增长了30.35%、20.94%、44.48%和18.45%,也是中部地区增速领先。尽管中西部地区增长势头比较迅猛,但考虑到出口政策的变化以及它们产业结构的不同,2007年这种增幅差距可能在2008年有所缩小,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仍是中国对外贸易的绝对主力。
促进区域和谐发展的建议
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是建立在区域间适度经济差距基础上的稳定、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内各方面利益关系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协调、城乡发展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区域差异或区域分工,协同与合作是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实践基础,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妥协、折中、放弃或牺牲。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1.完善区域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区域经济的协调运行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法律法规体系在区域管理的制度体系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主要职能是通过鼓励或限制性的措施,为区域内各经济活动主体的市场行为提供一个基本的活动框架和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区域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具有不同的层次:区域经济发展与管理法是区域经济发展与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础,具有最高的权威和地位;区域管理法规条例是区域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对中央区域管理的有关政策的落实做出具体安排部署。
2.加快建立开放公平的国内市场
完善的市场机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只有消除地区封锁,打破行政壁垒,建立国内统一开放的市场,促进各种要素流动,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各地区才能从全国区域分工中获得更大的规模效益。政府应通过建立统一的体制环境,取消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区域壁垒,使各个区域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自主发展,公平竞争,依据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3.积极引导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目前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已经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甚至短缺的状况,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虽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就业岗位十分缺乏。因此,要解决这种劳动力与就业岗位分布之间的严重失衡状况,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适时调整国家产业布局战略,着重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推进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实现各地区工作岗位与劳动力分布的相互协调和匹配,促进其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样,就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沿海经济核心区加快产业升级,对到中西部和东北投资的外资和沿海企业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如土地、财政贴息和税收刺激等,积极引导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4.加强区际横向联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互利互惠原则出发,各地方政府应鼓励和支持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按市场原则处理相互关系,组建企业集团;废除造成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的各种不合理的政策和规定,从税收、财政、信贷、计划、物资、外贸等方面,对促进横向经济联合的政策进一步加以完善;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合作各方的利益;巩固已有的区域经济协作组织,争取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形成开放型区域市场;较发达地区还应当主动通过产业转移、技术转让和联合、联营、合作等形式,促进和带动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资源与市场的互补。
5.组建负责区域发展管理的综合性权威机构
为减少地区间的经济摩擦,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区际利益协调机制。对关系到区域经济全局、非一个行政区划所能解决的若干重大经济问题,如能源、交通、新兴工业、江河治理等,应通过各地方政府的相互协商和对话,合理地制定相关政策,统一安排部署,以协调各方利益,从而实现区域经济整体目标。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按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来组织和调控经济发展成为客观要求。中国宏观调控的空间组织模式由以现行行政区划为基础的“中央———省(市、区)”两级调控模式,切换为“中央———经济区”与“中央———省(市、区)”并重调控模式,这是中国在区域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宏观经济调控格局变革的新任务。需要成立负责区域发展管理的综合性权威机构,管理跨区域的事务。
6.加大和改善财政转移支付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是单纯要求缩小区域之间、各层次行政区之间经济总量的差距,而是着力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使所有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享有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政府通过提供均等化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以及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使区域间市场主体的竞争公平化,实现区域之间的“竞争效率”。当前,我们具备了逐步解决区域发展差距的条件,中央政府也有能力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体制、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要进一步明确财政转移支付的支出用途,切实保证公共服务的投资。采取有条件转移支付,激励地方政府进行改革,防止滴漏现象,提高财政转移支付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益。
●高新区对经济增长贡献不断增大
●区域物流发展加速
●区域消费增幅基本相当
●中部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继续领先
●东部沿海仍是对外贸易绝对主力
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指引下,近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区域特色与优势得到有效发挥,区域经济发展全面加速,制约各地区发展的突出矛盾得到缓解,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逐步确立,重点地区和地带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以区域合作与联动为基础的一体化程度明显提高。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可以预见,随着区域政策的逐步细化,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将得以延续,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将有所增强。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难点与问题
虽然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良好的势头,但不可否认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盲目发展的态势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目前看,对待发展问题,一些地方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上。在所谓的创造条件中,有些地方挥斧砍伐防护林建设度假村;把淘汰的东西建在自己地盘上;招商竞争越演越烈,甚至出现零地价、负地价之怪事。一些地方在发展规划纲要中,都表现出强烈的区域合作需求,但在专项规划里,却还是打自家拳,而不是组合拳。非中心城市争当中心,不顾自身条件,竞相以“经济中心城市”为发展目标。
2.区域冲突的内在机制未见好转
区域经济需要政府以市场经济机制为基础,按照要素流动和利益相关的客观要求去选择区域发展战略。但在目前中央与地方权力博弈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统一大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内在要求与事实上的行政区经济的强化的冲突依然突出。近年来,地方保护主义的行为和现象不断以公开或隐蔽的形式出现,加剧了建立区域市场的难度。在地区差距存在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作为投资和产业发展的主体,为“保护”自身利益通常采取一种“理性行为”———实行地方保护,保护本地市场,使本地利益最大化。这种与市场经济背道而驰的地方主义行为,加剧了市场割据,对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构成了极大障碍。
3.区域合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是省际、区域内城市间缺乏有力度的协调机制,跨地区合作仍受到多方面制约,区域合作组织发展不平衡,软环境建设落后于硬环境建设,有些地方把地区经济合作简单理解为招商引资活动,地区经济合作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其中既有旧体制遗留的历史的因素,也有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的因素,既有政府职能定位不清的影响,也有观念及相关工作不到位的影响。
2008年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一)区域经济政策判断
2007年7月,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下发,意味着区域经济政策的制订、实施将更有针对性,这也是2008年区域政策变化中最为重要的。
具体到各大区域,东部地区区域政策的着力点在全面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和总体竞争力上,通过更为严格的土地政策和产业政策促使产业结构加快升级。中部地区区域政策的着力点放在优化总体发展环境上,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有关政策,进一步提升接受东部产业转移和外来投资的能力。西部地区区域政策的着力点放在稳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上,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东北地区区域政策的着力点放在区域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恢复上,积极促进资源性城市可持续发展,抓好振兴装备制造业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二)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依据上述区域政策的判断,对2008年区域经济发展趋势预测如下:
1.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可能再现领先局面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率先发展与持续增长主要源于区位优势所具有的地区资源集聚效应和体制转轨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地区资源配置效应。无疑,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劳动力成本低的相对优势,而且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物质、政策特别是政策支持力度也不断增大,这也是近年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增长速度差距缩小的原因所在。但是,劳动力境内转移成本并不高,因而在劳动力成本方面发达地区的劣势并不是十分明显。与此同时,尽管中西部地区在软环境方面改进的速度在加快,但总的来说,在体制转轨、技术进步以及人文环境方面发达地区仍具有绝对优势。特别是作为近年带动经济发展的城市经济,东部地区又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基于此,东部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角地位短时期内不会改变,若考虑到2008年环保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的滞后影响,预计2008年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增幅有望领先于其他地区,经济结构优化的步伐有所加快,区域间相对差距略有缩小,但变化不大。
2.高新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
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多数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一批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正在成长壮大,大量科技成果在高新区实现了产业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达70%以上。2006年中国城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已拥有45828个企业,从业人员达574万人,实现产值35899亿元,年出口额达1361亿美元。多数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培育所在城市的新兴支柱产业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国家鼓励自主创新政策的不断完善,高新技术区的扩散效应将进一步提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不断上升。
3.区域物流发展加速
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区域物流在整体经济中的关联效应十分明显,物流水平的提升直接带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支柱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从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的发展经验来看,物流水平与吸引外资的能力紧密相关,区域物流的高速发展必然会带来资本增值的预期,同时也塑造了区域的品牌与形象。应该讲,物流市场作为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区域一体化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如京津冀区域合作在交通运输领域进展较快,已经超越了经济一体化进程而发挥出先导作用。目前看,区域物流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重要一环,物流体系的建设有效地推动了区域其他各类体系间的协调运作。随着政府、企业的合作意识增强,2008年区域物流发展将进一步加速。
4.区域消费增幅基本相当
2008年,随着国家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建立以及相应政策措施的实施,从区域的角度看,最大获益者可能是中西部地区。这是因为,实行这一制度将意味着中央财政支出结构要调整为追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使得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的贫困地区所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由于中央财政支出方向的调整,相对降低了不同城乡居民在人均享受公共福利水平上的差距,将促使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变相增长。这样,过去那种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领先增长的局面将发生变化,中西部地区消费增幅有望提升,各区域消费增幅基本相当,差距不断缩小。
5.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中部地区继续领先
2008年,随着国务院部门落实中部崛起有关政策措施,中部地区投资有望继续保持领先增长。比如交通部联合中部6省交通主管部门编制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纲要》,全力构建高速公路骨架网络。到2020年,中部地区铁路建设总规模将达4500亿元左右,新建铁路6500公里,“十一五”期间,中部6省省会城市机场将全部进行改扩建。商务部决定选择中部地区作为全国投资促进规划准备工作的试点地区,制订中部地区投资促进规划,从而在未来3~5年内在中部地区建立起现代化的投资促进工作体系,探索和实施现代化的招商手段,切实改善中部地区的投资环境,提高吸引外资工作的质量。西部和东北地区受政策以及东部产业转移的影响,也会保持比较高的增幅,而东部地区受土地资源的约束,增幅会略低一些。
6.东部沿海地区仍是对外贸易的绝对主力
从进出口贸易增长来看,2007年1~8月,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地区出口贸易同比分别增长了35.86%、35.86%、37.61%和26.69%,中部地区增速领先,西部和东北地区也都超过了东部,从进口方面看,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地区进口贸易同比分别增长了30.35%、20.94%、44.48%和18.45%,也是中部地区增速领先。尽管中西部地区增长势头比较迅猛,但考虑到出口政策的变化以及它们产业结构的不同,2007年这种增幅差距可能在2008年有所缩小,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仍是中国对外贸易的绝对主力。
促进区域和谐发展的建议
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是建立在区域间适度经济差距基础上的稳定、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内各方面利益关系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协调、城乡发展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区域差异或区域分工,协同与合作是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实践基础,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妥协、折中、放弃或牺牲。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1.完善区域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区域经济的协调运行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法律法规体系在区域管理的制度体系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主要职能是通过鼓励或限制性的措施,为区域内各经济活动主体的市场行为提供一个基本的活动框架和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区域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具有不同的层次:区域经济发展与管理法是区域经济发展与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础,具有最高的权威和地位;区域管理法规条例是区域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对中央区域管理的有关政策的落实做出具体安排部署。
2.加快建立开放公平的国内市场
完善的市场机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只有消除地区封锁,打破行政壁垒,建立国内统一开放的市场,促进各种要素流动,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各地区才能从全国区域分工中获得更大的规模效益。政府应通过建立统一的体制环境,取消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区域壁垒,使各个区域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自主发展,公平竞争,依据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3.积极引导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目前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已经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甚至短缺的状况,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虽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就业岗位十分缺乏。因此,要解决这种劳动力与就业岗位分布之间的严重失衡状况,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适时调整国家产业布局战略,着重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推进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实现各地区工作岗位与劳动力分布的相互协调和匹配,促进其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样,就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沿海经济核心区加快产业升级,对到中西部和东北投资的外资和沿海企业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如土地、财政贴息和税收刺激等,积极引导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4.加强区际横向联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互利互惠原则出发,各地方政府应鼓励和支持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按市场原则处理相互关系,组建企业集团;废除造成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的各种不合理的政策和规定,从税收、财政、信贷、计划、物资、外贸等方面,对促进横向经济联合的政策进一步加以完善;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合作各方的利益;巩固已有的区域经济协作组织,争取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形成开放型区域市场;较发达地区还应当主动通过产业转移、技术转让和联合、联营、合作等形式,促进和带动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资源与市场的互补。
5.组建负责区域发展管理的综合性权威机构
为减少地区间的经济摩擦,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区际利益协调机制。对关系到区域经济全局、非一个行政区划所能解决的若干重大经济问题,如能源、交通、新兴工业、江河治理等,应通过各地方政府的相互协商和对话,合理地制定相关政策,统一安排部署,以协调各方利益,从而实现区域经济整体目标。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按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来组织和调控经济发展成为客观要求。中国宏观调控的空间组织模式由以现行行政区划为基础的“中央———省(市、区)”两级调控模式,切换为“中央———经济区”与“中央———省(市、区)”并重调控模式,这是中国在区域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宏观经济调控格局变革的新任务。需要成立负责区域发展管理的综合性权威机构,管理跨区域的事务。
6.加大和改善财政转移支付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是单纯要求缩小区域之间、各层次行政区之间经济总量的差距,而是着力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使所有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享有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政府通过提供均等化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以及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使区域间市场主体的竞争公平化,实现区域之间的“竞争效率”。当前,我们具备了逐步解决区域发展差距的条件,中央政府也有能力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体制、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要进一步明确财政转移支付的支出用途,切实保证公共服务的投资。采取有条件转移支付,激励地方政府进行改革,防止滴漏现象,提高财政转移支付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益。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