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国内资讯(08年前)

2007中国服装国内市场新“出口转内销”

来源:中华纺织网 | 发布日期:2008-02-13
    五部委联合发出《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通知称,自200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而涉及到纺织服装相关产品的主要集中在皮革、服装、鞋帽、箱包及粘胶纤维等产品上。其中,服装、鞋帽类产品出口退税下调至11%。
              
    虽然两个月前,还有相关部门声称未听说此事,但退税调整还是和坊间传闻一样,如期而至。   
              
    对于此次出口退税的调整,很多出口企业都感到很有压力。有企业表示,国内服装出口企业的利润本就不高,龙头企业的利润能达到10%,一般的企业仅在2—3%左右。而下调退说无疑又使这部分利润变得更薄。
              
    不过很多企业对此似乎早有准备。2007年5月,石家庄市服装出口在连续14个月下降之后出现了3.9%的增长,海关统计人员表示,这可能是企业在得知出口退税率可能降低后,提前集中出口的市场反应。
              
    高度依仗海外市场的纺织服装企业被认为是受此次税率下调影响最大的行业。为了防范政策性风险,很多公司把目光转向了内销,选择了加大对国内市场的开拓力度,加大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将部分出口产品转向内销。
              
    而在出口退税下调之后,广东省出台了鼓励部分出口加工企业转向内销的相关规定,业内人士表示,在这个政策影响下转入内销的出口企业,可以减轻出口退税下调的影响。广东很多服装企业都调整了战略,扩大了内销产品的比重,有些企业将原本全部用于出口的产品的1/3销往国内,有些则表示要调整到国内外市场“各占一半”的格局。
            
    市场透视:风险控制与市场控制
              
    “出口转内销”的产品在上世纪80年代可谓红极一时,那时它代表了消费者对一件产品的全部期望:质量好、款式新,等等,也是厂家推销自己产品的噱头。而20多年后的出口转内销则带有一丝无奈的意味。
              
    在刚刚过去的夏天,被迫进入国内市场的外贸企业,感受到了难以预知的政策风险。事实上,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市场中的风险无处不在。
              
    业内人士认为,在我国,由于服装企业投资相对较小,回报期相对较短,在20年的发展过程中,服装企业的生产能力出现了大量闲置,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而企业对此要有充分的预知和准备,对市场风险进行划分,确定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风险水平与盈利水平,从而规范市场行为,化解市场风险,防患于未然。
              
    通过多年的发展,一些规模企业已经建立了规范、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及组织结构,形成了竞争优势和高效的运作机制,在生产管理、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等很多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在与国际品牌的不断交锋中,经营理念也不提更新,这都使企业控制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更重要的是,从而也对市场进行了有效控制。
              
    杉杉集团就在进行一场风险控制与市场控制之间的角力。自从提高“多品牌、国际化”的经营理念之后,杉杉拥有的品牌日增,市场份额也不断扩大。2007年,公司又决定在此基础上加快奥特莱斯的建设,来加快对国内品牌进行投资和联合,使品牌发展产生增值效应。公司认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进行品牌整合实现价值最大化,成为规避市场风险、赢得市场主动的关键。
              
    通过市场来控制风险,再用风险控制换取对市场的控制,二者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杉杉在服装行业有那么多年的积累,风险控制的能力在不断增强,没有理由不去把龙头企业做大。”公司总裁郑学明说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