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国内资讯(08年前)

找寻中国服装的雄心

来源:中国纺织报 | 发布日期:2008-02-02
    岁末年初,参加最多的活动莫过于各类年终盛典。当各个榜单颁布之时,听着获奖者们或是雄心壮志,或是发自肺腑的倾吐,坐在台下的人们感受到的是中国服装的澎湃的雄心。
                
    那么,中国服装的雄心在哪里?显然,很多企业和品牌都想做百年品牌,在国内市场占主导地位,甚至打入国际市场,成为国际品牌。这是中国服装人的雄心,但也考验着中国服装人的耐心。
                
    近来,被誉为“中国服装产业年度新闻备忘录”的“2007中国服装业十大新闻”于1月22日在京发布,由服装行业10家权威媒体共同评选出的“十大新闻”,被这些权威媒体们定性于中国服装产业宏观政策层面、行业法规、企业运作、服装设计、资本市场、商业渠道全方位的新闻解读。
                
    当人们把2007年发生在这个行业的新闻细细品读之后,不难发现:中国服装产业在低起点,高成长空间中的不断拼搏。
               
     产业升级“拐点年”
                
    在一次联合采访时,一位国际传媒的提问让某位企业的老总感慨颇多:是什么原因让中国服装成长的道路充满荆棘?只是因为欧美国际市场对于中国服装妖魔化的误读,还是中国国人对国外品牌的趋之若鹜?
                
    诚然,中国服装要想找到自身的雄心,实现大国梦想,自身的升级之路必须要走。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1月~9月的统计数据,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衣着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4.7%,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2.97%。以上数据表明,2007年衣着类商品的内销增幅大于外销,促进国内消费成为2007年国家经济工作的着力点之一,服装类商品内销大于外销,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经济结构调整在服装行业已经初见成效,我国服装产业正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由于企业自主品牌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纺织产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07年企业两极分化的趋向正在加剧,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数据表明:8.9%的企业利润占了全行业的39%。而另外1/3的企业,利润总额只占全行业的9.15%。
                
    拐点的出现对服装产业升级的要求愈发迫切。新时期的转变概括起来,中国服装产业要从投资拉动为主,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发展,扩大消费的拉动。从主要依靠物质的消耗,转向非物质的消耗,协调发展。要从主要的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由工业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协调带动为主来发展。
                
    社会责任在发展中提升
                
    2007年,很多企业家出现在公众面前不是宣传自己的企业,也不是树立商业榜样,而是因为社会责任与慈善公益活动。“以前,我的梦想是让全世界各个角落都有我们的产品。但是,现在我的梦想,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拿财富帮助更多的人。”一位企业家如是说。
                
    与小众企业家的个人行为不同,作为行业的引领者——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项目普及培训活动于2007年5月至7月成功在浙江、福建、江苏、广东的九个纺织产业集群地举行,此次推广活动,标志着该项目进入了全面实质推进阶段。
                
    继续下大力气在全行业推广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在国家”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下,服装行业认清了高能耗带来的高成本正严重削弱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制定了节能将耗指标,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冲刺“中国世界名牌”
                
    2007年9月11日,中国名牌产品暨中国世界名牌产品表彰大会在京举行。全国共有856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称号,其中纺织服装行业有142个产品获此殊荣,占今年中国名牌产品总数的16.6%。在此次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3个“中国世界名牌”产品中,波司登羽绒服作为迄今中国服装业唯一的品牌名列其中。
                
    目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已经拥有404个“中国名牌”产品,中国纺织服装名牌工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
                
    持续走向世界时尚舞台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制造”在巴黎、伦敦和纽约的时尚圈中,只意味着廉价和老土。一位中国服装设计师回忆起数年前初次在伦敦推销其作品的遭遇时说,那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只适合生产服装,而不会有好创意。
                
    然而,这一切在2006年有了质的转变。并且在2007年,继续有着飞跃性的发展。继中国设计师谢锋、马可2006年首登巴黎时装周后,中国设计师计文波和杨紫明,分别以个人专场发布的形式代表中国在2007年登上米兰和纽约时装周。至此,世界五大时装之都的发布舞台上,中国服装设计师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三大时装周上。
                
    计文波发布所体现的中国秦俑文化和杨紫明发布所体现的街头时尚风格,充分说明了中国服装设计师已经善于运用多元文化来体现“中国特色”,而中国设计师发布得到境外商家的青睐,也表明中国服装设计师走向世界舞台已经远非“作秀”和文化交流的阶段,而是通过发布进军国际市场,加快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步伐。
                
    渠道创新集中爆发
                
    在2007年,PPG、ITAT为代表的“轻模式”服装企业,短短几年时间将业绩做到了传统服装企业十几年才能达到的令人惊讶的高度。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场由销售、生产及店铺开发进行市场细分的销售变革,也是一场由网络、风险投资促成的“渠道革命”,“轻模式服企”是中国服装企业从传统的生产加工型企业转向以资本运营和渠道重组为主体的新模式,是继中国服装企业占主流的代理加盟模式后,最具创新色彩和竞争力的模式。
                
    国际化的大步走
                
    对于中国服装企业而言,2007年国际化的步伐,不再仅局限于“观看”,更在于“参与”。
                
    在这一年间,中国最大的羽绒服集团——波司登成功在香港上市,实现了中国服装业零的突破,得到了“中国世界名牌”这一含金量最高的金牌。而另一男装企业雅戈尔,则以1.2亿美元完成了中国服饰业发展史上金额最大的一宗海外并购案,公司将接管XINMA100%股权和Smart100%股权,为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扫除障碍。
               
     一个小小改变,一点点逆向思维,中国服装的雄心将会被展露无遗。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