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国内资讯(08年前)
销地展比产地展更有利于企业走出去
中国外贸经过二十年的持续发展,己成为世界排名第四的贸易大国。中国外贸能快速成长,中国各地蓬勃发展的商展无疑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国企必须走出去迎接挑战才能寻求更多的商机,而我们目前的商展模式,却很难适应这一变化。本文作者以海外工作的经验,提出只有中国商展率先移伸海外,才能更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
中国是世界上的产品生产大国,由于历史的原因,请国外客商上门来采购一直是最传统的促销方式,我们称之为“产地展”。这对国内企业而言参展比较方便,对国外客户则有较大的比较与挑选余地。但这种请进来的产地展,往往只适合周边地区客户,如港商、台商,或海外对中国采购量大的客户,并不方便海外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从远道专程前来。因此这些商展往往出现了华商多,洋商少;老面孔多,新客户少;看动态、签意向多,签实单少的情况,展览效果多年进展不大。又由于参展卖家多,买家少,就出现卖家争抢买家、竞相压价的恶性竞争局面,令中国的生产企业往往处于很被动的局面。
从产地展向销地展过渡,是市场经济发展与商业竞争的必然规律。因为工厂只有到销地展,才能接触到更多的客户,更加方便众多中小企业买家,更能把握市场的脉搏,也能获得更好的卖价。大家都清楚,香港与台湾地方小,工厂也远少于中国大陆,但香港、台湾按人均出口额则远远大于中国大陆,也远大于中国大陆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他们促进出口主要不是靠请进来的方法,不是靠外商万里迢迢到港台去参展采购,而是主动的走出去,参加世界各地的商展,积极上门发展客户。大家公认温州人与犹太人在商业上都很成功,但他门手下的工厂也并不多,他们的成功主要也是靠带着产品闯天下。所以待客上门不是主动推销,即使有好的产品也不见得有好的销售业绩,很难卖到好的价钱。这里也有必要提到义乌。义乌是浙江的一个小城市,在中国,比它大的城市多的是,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比它强的城市也多的是,至于交通条件,不论是海陆空,义乌都没有什么比较优势。事实上,国家在义乌没有什么大的投资项目,义乌的工厂也不多,外商在义乌的投资更不惊人。义乌的成功之处,是义乌人将义乌办成了中国,以至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是一年365天开放,让卖买双方必去的展销中心。
笔者在美国,经常向一些没有去过中国的外商介绍广交会与义博会,建议他们去参展,他们都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他们中也常有人提出,在美国有没有类似广交会、义博会,方便他们了解与采购中国商品的地方?既使规模小到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的示范展,也会大受他们欢迎。作为比较,他们甚至谈到在美国的中国微缩景观《锦绣中华》,这一投资了近1.5亿美元,最终关闭失败的项目。说这一投资正是不了解美国市场的典型,因为,美国人对旅游活动是希望动态的、有参与感的、以及真实的。至于国际采购,他们则会从采购成本考虑,往往希望能尽量就近看到样本与样品,在当地先作初步洽谈,再到中国参展与考察,作更多的比较与决策。对大多数美国中小企业来说,他们刚开始与中国做生意时,既不会在目标还不太明确时就远涉重洋,花费上万美元的差旅费,也很害怕网上一下子提供上万个企业,难辨真假的海量资讯。他们认为对每种具体产品(如厨具或庭园工具),谁能向他们有针对性地优选、推荐20个中国企业作为目标供应商,就可大大节省他们花功夫去搜索、比较、联系、考察的采购成本。所以,若在美国当地有—个全年开放的、有一定规模的中国产品展销中心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这种中心可以将中国国内展览的面积缩小为十分之一以上,有2000家企业的样本与小件展品就可以。因为中国以往参加国外短期展览,综合性的也只有300家左右,行业性的也就在30家以内,其投入决不会超过1.5亿的百分之一,即150万美元,而年营业额很容易就超过1500万美元。
过去,中国的工厂企业大多没有进出口权,中国人出国也很不容易。现在,这些情况都有了改变,中国企业从产地展走向销地展己有了一定条件。作为一个过程,我们认为应该既重视产地展,也要开始参加销地展,或称产地展加销地展。而作为贸促服务的中国商展业,应该带领企业率先向海外移伸,更好地为企业走出去服务。
中国是世界上的产品生产大国,由于历史的原因,请国外客商上门来采购一直是最传统的促销方式,我们称之为“产地展”。这对国内企业而言参展比较方便,对国外客户则有较大的比较与挑选余地。但这种请进来的产地展,往往只适合周边地区客户,如港商、台商,或海外对中国采购量大的客户,并不方便海外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从远道专程前来。因此这些商展往往出现了华商多,洋商少;老面孔多,新客户少;看动态、签意向多,签实单少的情况,展览效果多年进展不大。又由于参展卖家多,买家少,就出现卖家争抢买家、竞相压价的恶性竞争局面,令中国的生产企业往往处于很被动的局面。
从产地展向销地展过渡,是市场经济发展与商业竞争的必然规律。因为工厂只有到销地展,才能接触到更多的客户,更加方便众多中小企业买家,更能把握市场的脉搏,也能获得更好的卖价。大家都清楚,香港与台湾地方小,工厂也远少于中国大陆,但香港、台湾按人均出口额则远远大于中国大陆,也远大于中国大陆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他们促进出口主要不是靠请进来的方法,不是靠外商万里迢迢到港台去参展采购,而是主动的走出去,参加世界各地的商展,积极上门发展客户。大家公认温州人与犹太人在商业上都很成功,但他门手下的工厂也并不多,他们的成功主要也是靠带着产品闯天下。所以待客上门不是主动推销,即使有好的产品也不见得有好的销售业绩,很难卖到好的价钱。这里也有必要提到义乌。义乌是浙江的一个小城市,在中国,比它大的城市多的是,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比它强的城市也多的是,至于交通条件,不论是海陆空,义乌都没有什么比较优势。事实上,国家在义乌没有什么大的投资项目,义乌的工厂也不多,外商在义乌的投资更不惊人。义乌的成功之处,是义乌人将义乌办成了中国,以至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是一年365天开放,让卖买双方必去的展销中心。
笔者在美国,经常向一些没有去过中国的外商介绍广交会与义博会,建议他们去参展,他们都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他们中也常有人提出,在美国有没有类似广交会、义博会,方便他们了解与采购中国商品的地方?既使规模小到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的示范展,也会大受他们欢迎。作为比较,他们甚至谈到在美国的中国微缩景观《锦绣中华》,这一投资了近1.5亿美元,最终关闭失败的项目。说这一投资正是不了解美国市场的典型,因为,美国人对旅游活动是希望动态的、有参与感的、以及真实的。至于国际采购,他们则会从采购成本考虑,往往希望能尽量就近看到样本与样品,在当地先作初步洽谈,再到中国参展与考察,作更多的比较与决策。对大多数美国中小企业来说,他们刚开始与中国做生意时,既不会在目标还不太明确时就远涉重洋,花费上万美元的差旅费,也很害怕网上一下子提供上万个企业,难辨真假的海量资讯。他们认为对每种具体产品(如厨具或庭园工具),谁能向他们有针对性地优选、推荐20个中国企业作为目标供应商,就可大大节省他们花功夫去搜索、比较、联系、考察的采购成本。所以,若在美国当地有—个全年开放的、有一定规模的中国产品展销中心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这种中心可以将中国国内展览的面积缩小为十分之一以上,有2000家企业的样本与小件展品就可以。因为中国以往参加国外短期展览,综合性的也只有300家左右,行业性的也就在30家以内,其投入决不会超过1.5亿的百分之一,即150万美元,而年营业额很容易就超过1500万美元。
过去,中国的工厂企业大多没有进出口权,中国人出国也很不容易。现在,这些情况都有了改变,中国企业从产地展走向销地展己有了一定条件。作为一个过程,我们认为应该既重视产地展,也要开始参加销地展,或称产地展加销地展。而作为贸促服务的中国商展业,应该带领企业率先向海外移伸,更好地为企业走出去服务。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