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国内资讯(08年前)

中国人如何打造世界级西装品牌

来源:中国时尚品牌网 | 发布日期:2005-12-08

      在西装肘部纹上飞天,在衬衫上绣条龙,纽扣设计成蝴蝶结……
    
      “上海的有钱人会不会去穿阿富汗的名牌服装?”杉杉集团董事局主席郑永刚反问《瞭望东方周刊》。
    
      这位中国男装界的老大哥快人快语,“中国服装要创世界名牌,我这一代人不可能。问题不在于我。最大的问题是中国要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一条破牛仔裤如果来自美国,有可能成为时尚的象征;而如果它出自阿富汗,就可能被理解为代表战争的创伤。夏梦·意杰集团顾问李延辉举的一个例子,恰好可以作为郑永刚观点的注脚。
    
      也有人信心十足。在雅戈尔赢得西装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后,其董事长李如成说,希望10年内雅戈尔能够成为国际著名品牌。
    
      另一位男装界巨头、报喜鸟集团董事长吴志泽的看法最为实际:“我们这一代人做不了世界一流,先做世界二流行不行?总不能坐等100年后,中国完全强大了,再去从头做起吧。”
    
      11月,报喜鸟牵头在上海组织了一场“中国服装业创造之路”高层论坛。引起与会业内人士广泛共鸣的是:中国服装业的未来,再也不能仅靠“中国制造”挣点辛苦费了。
    
      而对杉杉、雅戈尔和报喜鸟来说,他们最大的挑战是:中国人如何做出世界级的西装品牌。
    
       “富人不穿穷国的衣服”
    
      1997年,吴志泽到意大利参加世界服装展。其间,他指着身上的西装问一位世界中档品牌的服装老板:与你的产品比怎么样?对方回答:还差几十年呢。吴志泽很不服气:虽然是自己的牌子,但我这可是请意大利高级工艺师设计,用意大利最先进的工艺、设备生产的。
    
      江苏省一位官员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曾到某知名服装企业考察,两条同样的生产线,一条生产皮尔卡丹,一条生产自己品牌的裤子。二者所用里料和面料甚至缝纫机线都一模一样,设计也是“借鉴”皮尔卡丹。令这位官员大为感慨的是,产品贴上皮尔卡丹能卖2000元,贴上自己的牌子就只能卖200元。
    
      许多业内人士和专家把这都归结为品牌差距。这个看法不能说错,但并不能解决吴志泽的困惑。
    
      天价设计师,明星代言人,连锁专卖,永不打折……当吴志泽用几年的时间,把品牌建设需要做的一切都做了之后,报喜鸟虽有收益,却依然与世界级品牌相距甚远。
    
      “我们不是没有上乘的工艺,也不是请不起天才的设计师。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文化目前在世界上的地位还不高。”吴志泽顿悟。
    
      上世纪90年代初,杉杉、雅戈尔、报喜鸟等从男装业杂牌乱战中脱颖而出。现在,这几家品牌遇到同样的问题:最大的痛苦并不在于自身的努力不够,而是世界对于其文化底蕴的轻视。
    
      “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在财富上、文化上仍相对落后,国际上富人俱乐部的有钱人不会穿穷国的衣服,要等中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国际上才肯承认你的品牌。”郑永刚一再对《瞭望东方周刊》强调。
    
      洋名、贴牌与代理
    
      做不了国际名牌,本土男装品牌在国内的生存空间也日益局促。
    
      如今在中国最具服装消费能力的城市上海,无论是淮海路还是徐家汇,上档次的商场里,洋品牌几乎是一统天下。上海服装行业协会曾有一次统计,各主要商场服装销售排行榜上,600多个服装品牌有90%是“洋名”。
      而每一个从事这一行业的人都清楚,其中少说也有一半从设计、生产、销售完全是中国制造,有些到国外去注册一下品牌伪造一下出身,有些连这都省了。
    
      令本土品牌伤心的是,这种局面完全是国内消费者和商家共同造成的。
      庄吉集团总裁吴邦东说,国内一些大商场就曾要求庄吉在西装上标注“意大利制造”,商家声称,如此一换,“销路肯定要好得多”。
    
      本土一线品牌的苦恼还在于,他们又不愿意进入三级市场,那里有大量以低成本见长的杂牌在混战。何况,进入三级市场,本身对一线品牌有损。
    
      于是,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开始做贴牌,或者为国际品牌做代理。
    
      这两条路都等于将大把的利润拱手奉送给国际品牌。代理二流的国际品牌,代理费一般为6%-8%,而中国服装出口的利润也只有5%左右。
    
      贴牌更甚。由于中国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以前一件BOSS的衣服,国外卖120美元,中国制造商得12美元,如今这个数字更下降到8.6美元。以至于曾被认为最团结的浙商,发出了“最怕他乡遇故人”的感慨。
    
      越是民族,越是国际
    
      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里,中国的纺织品是欧洲王室贵族才能享用得起的高档服装面料。现如今,“明清以后无建筑,华夏男儿无衣裳”。中国男人穿的西装、运动服或者休闲服,都是舶来品。
    
      这样的现实下,对于中国男装的文化取向,业界存在着两种观点。其一认为,所谓西装,源自西方,非我中华自有之物。因此,中国西装品牌在文化内涵上,应以西方文化为尊。
    
      其二认为,虽然西装是舶来品,但中国人的西装必须和中华文化、民族特色结合,否则就失去了独特的价值,反而不可能在世界服装界赢得一席之地。
    
      中国服装的民族特色究竟有没有价值,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
    
      西方人来中国,在服装上喜欢逛那些低档、杂乱的平民服装小街小店,喜欢挑唐装、中国结、布鞋、蜡染,还有那些民族特色鲜明的饰品……在他们眼里,这些是真正的中国货。
    
      如此看来,中国不是缺少吸引西方人眼球的服装元素,而是缺乏有中国特色的服装文化。
    
      中国人如何创造出世界级的男装品牌?吴志泽的结论是:走有民族特色的国际品牌之道。
    
      中国服装品牌的内涵,一定要和五千年优秀文化、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元素特色结合起来。“比如,在西装肘部纹上飞天,在衬衫上绣条龙,纽扣设计成蝴蝶结,在视觉系统上采用景泰蓝。无论产品还是广告、户外形象,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来自中国的品牌。”
    
      令吴志泽兴奋的是,每个听到他这个想法的人,都是眼前一亮。
    
      文化输出不容忽视
    
      李如成说,服装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知名品牌专家艾丰说,世界品牌有一个最重要的规律,就是国家的概念起非常大的作用。诚哉斯言。
    
      日本和韩国服装在国际上就比中国服装流行。这不仅是因为企业做得好,更是因为日韩把本国的文化推向了世界。全世界的动漫迷都在看日本作品,全亚洲都在看《大长今》,日韩服装的流行便顺理成章。
    
      其实,追溯起来,日韩文化又如何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相提并论,但中国近百年来,偏重引入文化,而忽视了文化输出。受制于此的,也远不止那些服装企业。
    
      如今,文化产业成为中国政府力推的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这让吴志泽他们欢欣鼓舞。
    
      今年10月18日,报喜鸟到敦煌举办大型服装秀,鼓吹中国服装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选择敦煌自有深意,两千年前,东西方文化沿着古丝绸之路就在敦煌交融。吴志泽说,“希望我们中国的服装企业把中国的优良文化通过服装带给全世界。”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