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国内资讯(08年前)
2005年1-11月全国印染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1-11月份,印染行业仍持续快速发展,产销两旺,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稳步地提高。
一、经济运行情况
1、产量增势依然强劲,生产销售衔接良好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份规模以上印染企业户数1737家,比2004年底增加了320家,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423013人,同比增长5.14%;印染布产量328.28亿米,同比增长19.22%,11月份单月产量33.29亿米;浙江产量180.71亿米,占55.05%,江苏45.65亿米。增幅最高的省份是福建,为74.97%。沿海五省市总产量占全行业份额首次突破90%,达90.11%。工业总产值 ( 现行价)1254.90亿元,同比增长 20.24%;销售收入1204.64 亿元,同比增长 19.34%;产销率97.85%;出口交货值416.18亿元,同比增长 13.90%,内销占销售产值比重66.11%。
表1:1-11月份主要省市印染布生产分布
产地 |
浙江 |
江苏 |
广东 |
山东 |
福建 |
产量(亿米) |
180.71 |
46.65 |
28.18 |
26.14 |
14.12 |
同比% |
14.06 |
32.51 |
9.06 |
36.93 |
74.97 |
2、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利润增幅较快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11月份规模以上印染企业产品销售成本1099.88亿元,同比增长18.82%。销售费用17.69亿元,同比增长18.55%;管理费用36.78亿元,同比增长17.22%;财务费用13.93亿元,同比增长18.39%;资产负债率62.97%,同比增长3.83个百分点,在各项费用提高的基础上,实现利润35.58亿元,同比上升33.43%;销售利润率为2.95%,比去年同期增加0.25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3.05%,同比增长2.69个百分点。总资产报酬率4.22%,低于全国纺织工业总资产报酬率4.88%。从数据分析来看,从业人员增幅远低于工业总产值的增加,销售收入增长低于利润增长,反映了印染产品附加值得到了提高,赢利水平得到了提升。
表2:1-11月份规模以上印染企业产销率、销售利润率汇总表
月份 |
一季度 |
上半年 |
前三季度 |
1-11月份 |
产销率% |
97.02 |
97.57 |
98.83 |
97.85 |
销售利润率% |
2.11 |
2.57 |
2.73 |
2.95 |
3、非国有经济在印染行业中贡献率突出
截止到今年11月份非国有经济在规模以上企业中的比重,已占到全行业95.85%,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户数只占到4.15%;非国有从业人数占全行业89.41%,非国有经济销售收入已经上升到94.58%,出口交货值占全行业的91.1%。全行业利润均由非公经济实现,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还在继续亏损。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销售收入65.31亿元,同比减少3.56%,工业总产值(现行价)68.88亿元,同比减少2.42%,销售产值68.86亿元,同比减少0.98%,出口交货值37.04亿元,同比减少1.27%,从业人数为44776人,同比减少4.45%。利润亏损0.70亿元,同比减亏2.96%,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不断萎缩。
印染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提高,行业创新力度不断加大,支撑行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如先进装备引进和设备改造等得到进一步改善,为今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经济增长的主导性作用仍显强劲,并拉动利润同比增长33.43个百分点,发展的后劲看好。
二、外贸进出口增长强劲
随着印染技术的进步,创新能力明显的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增强,外贸出口仍呈两位数增长。1-11月份印染六大类产品进出口总额108.70亿美元,同比增加8.84%,增幅比去年减少11.83个百分点;进出口贸易顺差为45.54亿美元,同比增加27.81%,增幅比去年下降39.15个百分点。
1、进口数量减少,金额的减少低于数量的减少,进口单价继续增加
1-11月份印染六大类产品进口数量26.79亿米,同比减少8.38 %,比去年同期降幅加大5.05个百分点;进口金额为27.66亿美元,同比减少1.68%,比去年同期降幅加大6.27个百分点;进口平均单价为 1.18美元/ 米,同比增加7.27%。
表3:1-11月印染六大类产品进口情况
品种 |
数量 (亿米) |
同比(%) |
金额 (亿美元) |
同比(%) |
单价 (美元/米) |
纯棉染色布 |
5.14 |
1.09 |
7.65 |
1.13 |
1.49 |
纯棉印花布 |
0.46 |
-10.74 |
0.91 |
-18.22 |
1.97 |
棉混纺染色布 |
1.16 |
-4.69 |
2.42 |
-1.5 |
2.08 |
棉混纺印花布 |
0.12 |
23.87 |
0.19 |
21.62 |
1.59 |
合成长丝织物 |
18.25 |
-10.62 |
18.39 |
-1.06 |
1.01 |
T/ C印染布 |
1.66 |
-11.89 |
2.02 |
-9.75 |
1.22 |
合计 |
26.79 |
-8.38 |
31.58 |
-1.68 |
1.18 |
1-11月份印染六大类产品出口数量为94.43亿米,同比增长13.06%,比去年同期增幅下降10.44个百分点;出口金额77.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83%,比去年同期增幅下降16.33个百分点,出口平均单价0.82美元/米,同比增长1.23%,比去年同期增幅减小3.96个百分点。
表4:1-11月印染六大类产品出口情况
种 |
数量 (亿米) |
同比(%) |
金额 (亿美元) |
同比(%) |
单价 (美元/米) |
纯棉染色布 |
12.17 |
14.99 |
15.25 |
14.23 |
1.25 |
纯棉印花布 |
8.65 |
25.49 |
7.13 |
-16.7 |
0.82 |
棉混纺染色布 |
0.91 |
2.52 |
1.21 |
7.79 |
1.32 |
棉混纺印花布 |
0.57 |
10.49 |
0.53 |
24.69 |
0.93 |
合成长丝织物 |
56.25 |
10.43 |
43.35 |
10.1 |
0.77 |
T/ C印染布 |
15.88 |
16.06 |
9.65 |
27.11 |
0.61 |
合计 |
94.43 |
13.06 |
77.12 |
13.83 |
0.82 |
印染行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国际原油价格高位波动及国际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影响,给印染行业产品出口带来了新的挑战。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前11月份印染六大类产品数量出口分别增长23.48%、15.69 %、15.15%、13.06%。一些企业反映,七月份以后外贸定单明显减少,约1/3定单流失,印染布出口增速减缓。
第二,企业普遍反映流动资金紧张,融资较为困难,这对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第三,目前,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相对较弱,产品以模仿和引进为主,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创品牌,产品附加值较低。
四、2005年印染行业经济预测
从总体发展趋势看,经济运行中存在国内和国际诸多方面问题,但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仍是主要的,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环境仍然总体向好,预计2005年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印染布产量将达到360亿米,销售收入将达到1330亿元,进出口总额将达到120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