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国内资讯(08年前)

我国纺织器材工业如何应对?

来源:中国纺织报 | 发布日期:2006-01-19

      纺织器材工业,这个极易被忽视的行业多年来依靠自身的力量在寂寞中顽强地成长,现已发展成为产品种类齐全,能够满足纺织行业的需求并能适应其发展的行业。其中一批器材企业已具备国际竞争力,在世界纺织器材领域名列前茅。然而,原材料短缺、技术人才匮乏等长期制约器材工业发展的老问题使其发展步伐显得异常艰难与缓慢,与国外整体
水平的差距仍在扩大。

  近年来,借中国加入WTO和取消纺织配额的东风,迅猛发展的纺织工业为我国纺织器材工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威胁紧随机遇而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际市场国内化的气象迅速影响着国内市场的风云变幻,日益临近的威胁不断冲击着纺织器材市场的竞争格局。

  一方面是根深蒂固的老难题,使纺织器材工业显得有些先天不足;另一方面却面临国际市场国内化的紧迫形势。我国的纺织器材工业如何应对内忧外患,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老难题:原材料和人才匮乏

  我国大部分器材产品存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产品以中低档为主,高档产品少且品种单一。此外,市场秩序混乱,竞价销售严重等现状使我国纺器企业普遍处于低水平竞争状态。就有关长期制约我国器材工业发展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钱锡麟,他认为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原材料质量无保障是根本问题。纺织器材原料涉及的种类繁多,对材质的要求高,但是国内材料的供应渠道多且杂,而且对材料的研究和评估标准不统一,因此原料质量不稳定,大量原材料仍然需要进口。比如我国70%以上的织针带钢需要进口,部分国产线材虽能顶替进口,但是质量还不尽人意,无法满足高档产品的生产需求。

  第二,人才匮乏是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首先各大专院校、技校没有纺织器材专业,根本就没有人才资源。其次,纺织器材行业小,企业少,留住人才比主机厂更难。现在企业的工人和技术人员都是靠企业自己培养,自学成材,很难在技术研发上有所突破。

  第三,大部分技术装备仍需依赖进口。从硬件方面看,大量生产纺织器材的设备都需要从国外进口。此外,技术、工艺等软件发展滞后,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成效不大,跟不上国际发展的速度。

  第四,产品标准、检测水平落后。首先是企业对产品的检测意识不够,其次是体制改革后的国家级检测中心无法满足检测的需求。因此,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成为制约我国器材行业乃至整个纺机行业发展的瓶颈。

  应对:产品专业化质量上档次

  这些问题受到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的制约,短期内还无法解决,认识到问题并得到重视是前提。我国纺织器材工业有一定的基础和实力,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决心是关键。我国的器材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需要从产品质量入手,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研发并生产高速、大卷装、高适应性的纺织器材是今后纺器行业的发展方向。因此摆脱低档次、低利润的低水平竞争,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是关键。这就要求器材企业在加快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吸收和转化、提高高档次产品的生产能力、改进企业管理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等方面下功夫。另外,根据市场的需求,加强产品专业化细分非常重要,不要什么都做又都做不好,找准定位,做精做好才有和国外产品抗衡的实力。

  新形势:国际市场国内化

  市场开放给我国纺织器材工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更大的威胁紧随而来。一方面我国纺织器材工业发展依赖进口的情况仍然难以改观;另一方面外资企业纷纷进入,对我国纺织器材工业直接构成威胁。目前,钢筘行业国际三大知名企业都已在国内设厂,并扬言即使亏损三年也要在中国站住脚,可见对手的决心之大,来势之猛。

  应对:统一战线共同发展

  "面对压力,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行业内部的积极变化",钱锡麟说,"许多器材企业的反应速度比我们的预计还要迅速,企业要求加强行业内部紧密合作的呼声以及所表现出来的配合行动使整个行业迅速焕发生机。"

  首先是器材行业内部企业思想觉悟的提高。我国的器材企业规模小而且分散,以往都是各自为阵,自谋发展,并且企业之间低价竞销,普遍陷于恶性竞争,阻碍了行业的整体发展。面对日益加剧的外部竞争压力,器材企业意识到团结合作、一致对外才是生存之道。"一个企业的力量有限,行业组织起来,大家团结起来;一个企业搞不好,几个企业一起搞;几个企业搞不好,整个行业联合搞;相信一定能够攻克难关,共同前进。"一位企业代表在综筘圈片专业委员会钢筘、钢丝圈专业小组成立大会上的发言表达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其次,企业对纺机协会发挥职能,团结行业共同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近年来,主动申请加入纺织器材各专业委员会的企业越来越多。到2005年,针布专业委员会已有正式会员单位33家,还有两家正在办理入会手续。企业对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响应积极,还主动为行业的发展建言献策。企业希望依托协会的组织力和号召力,建立一个行业内沟通交流的平台,加强多方合作共谋发展。

  此外,器材行业也日益受到了整个纺织系统的关注。在纺机协会机构调整中,协会设立的14个专业委员会中,器材专委会有7个,和主机委员会数量相当。中国纺机协会第五届理事会换届选举即将举行,新的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名单中增加了不少器材行业的代表,这充分说明了协会领导对器材行业工作的重视。

  虽然纺器工业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但是整个行业协调步伐、统一战线将使我国的纺器工业迸发出巨大的潜力。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