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国内资讯(08年前)
纺织外交世界瞩目硕果累累
交流斡旋消除误解偏见
2005年,纺织品贸易摩擦此起彼伏,影响之深远远超过往年。在此过程中,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为代表的行业组织主动出击,加强与国外业界的沟通与交流,书写了后配额元年行业外交的新篇章。 纺织外交世界瞩目硕果累累
过去的2005年,纺织业界感受最深的可能要算是“贸易摩擦”———来势凶猛,波及面广,冲突激烈,着着实实地困扰了我们整个年头。而在此起彼伏的贸易摩擦之中,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为代表的行业组织积极开展行业外交,加强与外国政府、行业协会等有关组织的沟通与交流,在解决纺织品贸易争端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05年是进入后配额时代的第一个年头,客观地讲,中国纺织工业在后配额时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但随着中国纺织工业的飞速发展,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对中国纺织工业今后的发展顾虑重重,有的还存在着较大的误解和偏见。“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作为全国性的行业组织,除做好行业的引导和服务工作外,在后配额时代做好行业外交工作,加强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与沟通,为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与贸易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05年初,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回顾过去的2005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及各行业协会认真贯彻这个指导思想,积极开展行业外交工作,在各个层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挥了行业组织应有的作用。
3月,以“后配额时代:纺织服装跨国采购在中国”为主题的第二届全球纺织经济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纺织行业协会组织、纺织服装贸易商代表济济一堂,与中国纺织业界代表就后配额时代全球纺织业如何共对风险、共享发展机遇等深层次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通过此次论坛活动的举办,增进了外国同行对中国纺织工业的了解,为中国纺织业拥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5月,APEC纺织贸易研讨会在宁波举行。研讨会汇集了来自韩国、俄罗斯、东盟、澳大利亚、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纺织服装产业组织、政府、企业、国际组织的代表,充分发表了对纺织品自由贸易的见解,大大推动了纺织品贸易在APEC经济体范围内健康、有序、平衡地发展。9月,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在沈阳召开;11月,第四届中国国际棉纺织会议暨第二届中国国际针织会议在昆明召开,会上,中国纺织业界与世界各国行业代表就如何加强行业交流与合作,转变增长方式,推进行业升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这些会议,使世界各国增进了对中国纺织业的了解。与此同时,在贯穿全年的各大展会如国际面料展、家纺展、服装展、纺机展期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有关领导都加强策划与组织,与更多的国外行业组织的领导和业界代表进行会谈,充分交流意见,增同存异,使中国纺织工业在国际上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而在众多的行业外交活动中,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在解决中欧、中美贸易摩擦活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无疑是最大的亮点。在贸易摩擦日趋升级的紧要关头,协会和商会积极配合商务部等国家有关部门,加强与国外政府和业界的斡旋,并积极自发组团出访,加强与国外业界的沟通与交流,为贸易摩擦的最终顺利解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日益成熟的行业外交活动中,国外政府和业界组织也逐渐认识到了行业外交的积极作用,开始有意识的加强与中国行业协会的沟通与协商,使行业外交活动的作用更加明显。2006年新年伊始,来自美国商务部、债券市场协会、联邦储备委员会、波音公司、乔治华盛顿大学等单位的交流访问团来到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听取中国纺织现状介绍,与中方共同探讨中美纺织经济合作途径。交流活动当中,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向美方详细介绍了中国纺织产业现状。美方代表也就美方市场结构和产业相关情况做了简要介绍,双方还就如何加强纺织经济合作途径交换了意见。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表示,在今后的纺织贸易当中,“行业外交将成为解决贸易摩擦的重要手段,促进国外对中国纺织产业的了解,为中国纺织品出口营造良好环境。”在日前召开的2006年全国纺织工业发展与改革工作会议上,杜钰洲会长指出,2006年要继续加强行业外交,贯彻合作共赢的对外方针,扩大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同行和相关产业间各种形式的合作,广泛交流对话,通过沟通协商化解贸易摩擦。2005,行业外交一路走来,收获累累;2006,行业外交继续出击,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