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国内资讯(08年前)

商务发展方略叩响“十一五”元年

来源:国际商报  | 发布日期:2006-01-25

      专家解读今年商务工作要点

     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刚刚落幕。2006年商务工作要点突出了内外贸和谐统一、“引进来”“走出去”并重、进出口平衡发展、贸易增长方式转变,这些虽然是老话题,却彰显了新时期商务发展的新思路。本报特邀相关人士对“十一五”开局年商务方略进行解读。

  关键点:继续保持外贸出口稳定增长,采取措施扩大进口,努力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

  来龙:2005年我国贸易顺差突破1000亿美元,远远超过了2004年的320亿美元。巨额贸易顺差,势必引来更多的贸易摩擦;巨额顺差将使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巨额贸易顺差说明中国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外部需求,也增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去脉(李雨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商务部前几年就提出了贸易平衡的概念,而且近几年我国的贸易顺差也在逐年缩小。去年贸易顺差增大是特例: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国内投资需求缩小,原材料、技术设备、能源等进口减少,造成进口数量减少和增速下滑;另一方面是外商投资企业的大幅出口,形成了出口挤压效应,出口数量大增和增速加快。以上两方面原因造成了去年贸易顺差的扩大。

  “十一五”期间,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还是既定方针,在此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扩大进口,努力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是外贸持续健康发展的应有之道。目前我国调控进口的手段还比较少,主要取决于企业行为,但政府应在政策导向上积极引导,鼓励扩大进口。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能源、高新技术和房地产等行业的投资需求将会有较大增长,取决于投资需求的进口增速将会提高,今年的贸易顺差将会缩小。

  关键点:积极改善外部环境,维护产业和企业安全。

  来龙:最重要的较量发生在经济领域,使用的却不仅是经济手段。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更频繁地通过贸易保护、制造贸易壁垒等手法,限制中国商品出口,逼迫人民币升值,阻止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等。这些举措,直接导致了中国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增加了中国经济有序运转的难度与成本,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阻力。由于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我们正处在国际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的时期,贸易摩擦越来越多,潜在的市场风险也逐步加大。

  去脉(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负责人):当前贸易保护趋于强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2006年商务部对外要着力改善贸易环境,将特保应对作为重中之重,继续攻坚市场经济地位,并从多方面加强贸易壁垒的突破。此外,还要健全应对贸易摩擦运行机制,密切关注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保护动向,加强对敏感商品的出口监控,同时依法开展进口调查,积极参与多双边谈判。

  (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负责人):2006年商务部对内将继续围绕运用国际通行规则发展和保护自己的主线。进一步完善贸易救济措施法规体系;深入掌握和利用好国际规则,扩大对国内产业调查的范围,关注涉案产品上下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创新方法,增加保护国内产业的手段。此外,要延伸和拓展联系产业、服务产业的领域,进一步完善重点行业联席会议制度和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启动有发展潜力而又容易受到冲击和损害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幼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调查。

  关键点: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推动我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来龙:2005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1.4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三。然而,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劳动力、资金、土地、资源等要素的粗放投入实现的,增长效率和质量不高,增长基础比较脆弱。同时,中国的贸易规模较大,但国际分工地位不高,贸易利益较少。大量是靠贴牌生产来支撑我们的贸易规模,贸易中很多好处被拿走了。单纯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是中国外贸的软肋。从出口商品结构上看,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虽然已经超过90%,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仅占28%,而发达国家这一比重一般都超过40%;从贸易方式上看,中国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是加工贸易,并且集中于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表明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中国还处于较低层次;据商务部统计,2003年我国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低于10%;服务贸易比重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贸易强国的重要标志。我国外贸虽已跃居世界第三位,而服务贸易却居世界第九位。

  去脉(李雨时):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过程。近些年我国的贸易增长方式的确在转变中,如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例大幅增加,出口产品结构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在我国贸易中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建设、营销渠道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到了切实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时候。因此,支持品牌建设、鼓励自主创新等方面的政策还会继续出台,限制“两高一资”的政策还将继续实施。同时,企业也必须看清建立自主品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加快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步伐,要在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产品非价格竞争优势的同时,搞好营销方式的创新,形成自己的出口营销网络。

  关键点:继续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来龙:由于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居高不下的居民储蓄,是否还要积极利用外资成为2005年的争论焦点。在一片质疑声中,2005年我国利用外资出现了多年来的首次下降。2005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603亿美元,同比下降0.5%,而且,去年利用外资下降的发生恰恰处于我国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

  此时,“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已被写进“十一五”规划中,这一信息足以明确我国将继续保持吸收外资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去脉(陈文敬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外资对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结构、增加税收和促进就业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积极引资的政策应该保持稳定。但引资政策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应把对引资的注意力从数量转到质量和效益上去,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应继续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业投资;针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多而西部少的现状,继续积极引导国外资金投向中西部地区。

  “十一五”期间,应保持与去年大体相同的引资速度。目前国际投资开始走向多元化,许多国家都出台了积极的引资政策。但我国在投资环境、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潜在市场等方面都有巨大的优势,外资仍将看好中国这块热土。

  关键点:发展现代流通,促进扩大消费,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来龙:从“十五”中走来的中国经济采撷到了GDP年均增速超过8%的丰收果实,但同时也遭遇到了通货紧缩的严峻挑战。

  拉动中国经济上一轮急速扩张的出口和投资已达到较高的程度。作为强大消费力量的城市居民消费也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边际递减趋势,依靠城市居民的增量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剩余空间显然不大。

  因此,启动占全国总人口70%的农村消费就成为了中国经济未来的希望。但长期以来,消费不方便、不安全和不实惠始终困扰着农村的广大消费者。

  去脉:2005年2月启动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经过近一年的发展,成绩斐然。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组织了1150家流通企业在777个县市进行试点,新建和改造7万多家标准化农家店,新增营业面积800万平方米。

  2006年“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仍将继续实施,进一步增加试点县市和企业数量,力争完成10万家以上标准化农家店的建设任务。

  此外,权威人士也在此次商务工作会议上透露,商务部在2006年还将启动“双百工程”:重点改造100家左右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着力培育100家左右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

  该人士表示,商务部争取在3年时间内,中央和地方共同完成对2000家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工作。

  关键点: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但“走出去”既要快速发展,也要注重提高质量和防范风险。

  来龙:2005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17.6亿美元,同比增长24.6%;新签合同额296亿美元,同比增长24.2%。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48亿美元,同比增长27.5%;新签合同额42.5亿美元,同比增长21.2%;派出各类劳务人员27.4万人,比上年增加2.6万人。2005年我国对外设计咨询完成营业额2.27亿美元,同比增长54%;新签合同额3.57亿美元,同比增长1.6%。

  去脉(陈文敬):改革开放的前20年我国是以“引进来”为主,20年后,我们则应“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走出去”。目前,我们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应该鼓励企业寻找更大的市场,到国外市场投资、运作、生产、销售以及建立研发中心等。企业“走出去”也将改变“中国制造”一元市场原产地局面,从而形成市场原产地多元化的格局,这样可以减少贸易摩擦。

  然而,实践表明,我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遭遇了诸多难题:由于有的国家政治不稳定,有的国家对中国企业、产品有歧视等,不少企业对国外投资贸易环境不太了解、在没有深入调查研究的情况下进行盲目投资,遭遇了法律、政治、市场等各种风险。因此,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做好市场环境调查,进行投资和贸易的可行性研究非常必要。

  同时,企业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遭遇歧视和不公平待遇或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应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求助;政府在双边贸易谈判的过程中可以代表企业利益向对方提出并加以敦促解决。

  商务部近两年出台的《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对企业防范“走出去”风险有很多借鉴意义,希望继续加强针对贸易投资壁垒方面的信息发布。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