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产经分析
中国纺织产业经济新常态与新优势创造
一、引言
据海关统计,2012年1-8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降幅进一步加深,累计出口1619.9亿美元,同比下降0.7%,其中纺织品出口625.1亿美元,服装出口994.8亿美元,均下降0.7%。
8月当月纺织品服装出口246亿美元,同比下降3.3%,其中纺织品出口80.42亿美元,下降3.8%,服装出口165.58亿美元,下降3.1%。从环比看,纺织品服装出口环比实现3%的增长,其中纺织品和服装分别增长0.5%和4.2%。
如果说对年初的开局不利,以及2月份单月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跌破百亿美元大关,有点难以接受的话,那么时间已经过半的1-8月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小幅微降,以及单月出口增幅的低位徘徊,以及9、10月份的企稳微增,可以表明现阶段中国纺织产业已经进入纺织经济的“新常态”。
所谓“新常态”(New Normal),是2009年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为了描述2008年金融经济危机后的欧美经济提出的一个概念。其含义主要有二点:一是欧美发达经济再也回不到危机前的状态了;二是低增长、高失业率将长期持续,企业利润缩减,资本回报率降低。对于欧美经济而言,“新常态”并非魔咒,而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使然。
事实上,不仅是欧美经济,中国经济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尤其是加入WTO十年的高增长之后,在经历全球经济危机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三年的财政货币再扩张之后,自2012年开始也将迎来“新常态”。这种“新常态”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增速放缓,主要体现在GDP增长率和M2增长率这两个分别代表经济和金融的指标数据都将面临下降和增长中枢回落。但经济增速放缓不仅是速度本身的改变,其背后是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的改变,是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这种“新常态”由欧美发达经济向新兴市场经济及全球经济逐次展开,既给中国经济带来了调整的机遇,也使中国经济面临调控风险的挑战。
中国纺织经济作为国内经济和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在国内国际经济“新常态”环境下也迎来了自身的“新常态”。其主要特征:1、结束了加入WTO以来每年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以两位数速度增长的态势(08、09年除外);2、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获得的低层次竞争优势将被以技术、管理和营销创新为条件的高层次竞争优势取而代之。3、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即:资本要素成本相对优势增强);4、加快转型升级,创造新优势成为必然。
二、中国纺织产业经济新常态
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降为两位数以下,与国际市场大环境、国内纺织产业发展阶段特点以及国内对外贸易政策取向密切相关。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危机深层的影响以及欧债危机影响不断发酵,世界经济复苏一波三折,需求乏力,受此影响,国际中低水平纺织品服装市场难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现阶段中国纺织产业依靠低成本要素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正在削弱,同等层次的纺织产品出口订单转移到具有低成本要素优势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所以,今年1-7、8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均出现负增长;今年国家制定的10%的外贸出口增长目标,综合了国内外多方面的因素,也显示出中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决心。由此判断出中国纺织产品的出口增速不会超过两位数,并且这种趋势短期内也不会改变。
以高层次竞争优势代替低层次竞争优势是由产业发展规律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使中国纺织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跨越式发展,实现了较多的经济剩余和快速的资本积累,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生产资料资本比重提高,劳动力相对昂贵,产品价格因此上升,靠低成本劳动力获得的竞争优势减弱,但同时带来了纺织产业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劳动力人均可支配的资本数量增加。见表1
要素禀赋结构指的是土地(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丰裕程度。由于一国的土地(自然资源)是给定的,要提高要素禀赋结构的水平主要是提高每个劳动力可支配的资本数量。按照马克思的论述,从物质形态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它们之间的比例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这种反映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态看,生产资料价值表现为不变资本(C),劳动力价值表现为可变资本(V),二者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就叫做资本有机构成,用C:V表示。因此,本文用人均资产来近似衡量要素禀赋结构(亦即单位劳动力可支配的资本数量)
表1 1998-2010年纺织行业人均资产/工资/产值增长率 (1998年为100,单位:%)
年份 |
人均资产 |
人均工资 |
人均产值 (80年不变价) |
1998 |
100 |
100 |
100 |
1999 |
16.89 |
15.08 |
29.27 |
2000 |
19.10 |
26.93 |
50.40 |
2001 |
17.00 |
30.76 |
54.56 |
2002 |
28.27 |
50.01 |
79.00 |
2003 |
36.41 |
61.53 |
101.74 |
2004 |
35.32 |
76.38 |
113.54 |
2005 |
47.72 |
98.35 |
158.12 |
2006 |
57.51 |
121.76 |
191.05 |
2007 |
75.90 |
166.08 |
240.81 |
2008 |
84.31 |
226.27 |
263.31 |
2009 |
114.45 |
319.66 |
329.61 |
2010 |
131.77 |
364.58 |
388.67 |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度统计数据整理。2000年前按主要行业分(1993-1999版工业行业分类)统计;2000年后按主要行业分(2000-2002版工业行业分类)统计;2004年数据为经济普查数据,其他年份为规模以上企业数据。
从表1可以看出:自1998年以来,纺织产业的人均资产增长了131.77%,说明产业要素禀赋结构有了较大提升;同时,纺织产业的人均工资和产值分别增长364.58%和388.67%,大大高于人均资产增长幅度,这充分说明虽然纺织产业劳动力成本明显增长,但全要素生产率(产出的增长率和投入要素的增长率加权平均之间的差。)的提高抵消了部分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使产业仍然呈现出较高的增长幅度,这也证明了中国纺织产业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产业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根据林毅夫教授新结构经济学的观点,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要选择符合自己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随着中国纺织产业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劳动力价格相对上升,而资本价格相对降低,与此相应,需要加快纺织产业资本投资,从以劳动密集型技术和产品为主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和产品转变,发展资本相对密集的技术和产品。在新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条件下,产业便可以实现从依靠劳动力比较优势获得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向以技术、管理和营销创新为条件的高层次竞争优势的转变,获得所谓的新优势,而这种新优势是通过产业升级创造的。
这种思维逻辑也正是行业所提出的加快转型升级,创造新优势的理论支持。并且,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纺织产业已具备了创造新优势的环境条件。
首先,改革开放使中国纺织产业充分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实现了较多的经济剩余和快速的资本积累,为创造包括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等在内的高级生产要素提供了条件。
其次,遵循比较优势,产业具有自生能力,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便基本具备良性竞争环境。改革开放后,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传统纺织产业,符合我国劳动力密集的要素禀赋结构,使之成为中国经济转轨中最早进入市场经济的产业,并作为我国国企改革的突破口率先成功转制。产业具有自生能力,加上相对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为纺织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解放了生产力并使中国纺织产业展呈现出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提高,消费层次多元化以及中高收入群体的扩大,为扩大内需提供了条件。同时,13多亿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也是别国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纺织产业将会在我国2020年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目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为纺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第四,因为充分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在我国纺织产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全国各地形成了众多的纺织产业集群地区,这些集群地区产业集中度高,产品特色突出,企业数量众多,配套相对完整,规模效益明显,产业与市场互动发展,其经济规模已占到全国纺织经济总量的80%左右。这些产业集群灵活的机制、特色突出的产品、与产业密切互动的专业化市场、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配套设施以及产业规模效应大大增加了中国纺织产业的成本竞争优势。
在政府方面,由于我国走的是一条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符合中国国情的渐进式经济转型道路,这为中国纺织产业又快又好地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宏观环境。虽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经常面临新问题,但是发展趋势是上升的,即所谓螺旋式上升。
现阶段,中国已经处在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国家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对于处在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制造业,提出“改造提升”的中心任务。而纺织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传统制造业,已经具备改造升级的条件,理应抓住当前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期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再创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最终实现纺织强国目标。
三、创造中国纺织产业新优势
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产业升级可以带来经济的增长,而产业升级的来源是技术进步,没有新技术就不会带来新的高附加值产业,产业升级也就无从谈起。所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创造产业新优势的首要因素。
(一)创造科技新优势。
纺织产业是非常基础的物质资料生产产业,不但提供人们的生活必需消费品,更具有多样、广泛的应用领域,也因此具有很大的技术发展潜力,通过技术投入可以创造新的产业优势。具体包括:1、以基础研究的深化为纺织材料、装备、工艺技术、产品功能性能创新提供重要源泉。2、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纺织现代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促进跨行业结合、军民结合,组织广泛的集成创新。3、运用知识流和网络资源,组织创新战略同盟,自主开发,共赢合作。4、重点围绕突破新型纤维材料技术瓶颈,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技术瓶颈,技术装备、工艺流程、产品质量品质与功能升级的瓶颈,大力促进产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升级,提高全行业运行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5、加快建设行业性服务平台,加强在全行业范围内推广科研产业化成果。
(二)创造自主品牌新优势
作为世界纺织生产、消费、出口大国的中国纺织产业,品牌培育还处于初级阶段,与世界品牌强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要创建纺织产业品牌新优势。具体包括:1、把自主品牌建设摆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始终贯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着力创建中国纺织产业在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的品牌新优势。2、品牌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以商品的使用价值为物质承担者,体现生产者与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诚信关系的价值标识,形成于商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全过程,包含质量、创新、快速反应和社会责任四位一体的核心内容。3、创建品牌新优势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竞争为主要形成机制。优势品牌是社会化生产力发展同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作用相结合的产物,需要创造有利于自主品牌生长的产业结构生态,有利于充分、公平竞争的市场生态,有利于品牌文化健康发展的文化生态,有利于自主品牌创建并快速成长的政策生态。4、中国纺织产业以数十万户中小企业为主体,创造行业品牌价值需要以经过市场检验的知名品牌企业作为骨干,并以知名品牌价值为纽带将众多小企业按社会化分工纳入品牌供应链系统,以品牌的集中度带动产业的集中度。5、提升品牌价值要靠提高社会化生产力来实现,纺织产业创建品牌价值不仅要靠知名产品品牌、知名企业品牌、知名区域品牌来带动,而且需要代表现代共同活动方式的知名公共服务品牌带动,如知名品牌协会,知名品牌中介组织,知名品牌展览、信息、物流、咨询等现代服务业。
(三)创造可持续发展新优势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时代人类共同面对的突出问题,纺织产业面临严峻的环境压力,实施环境保护将会给纺织产业带来经济和社会的双赢效应,所以要培育可持续发展新优势。具体包括:1、通过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生产过程污染排放、碳排放,发展循环技术,减少资源消耗。2、通过技术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业发展、生活提高过程对环境危害和资源消耗的代价最低。3、要通过提高队伍素质,提升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和行业管理,形成价值共识,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觉性。4、加快解决开拓新型纤维资源问题,大力开发高技术可再生生物质纤维、超仿真化学纤维,节约农业纤维用耕地,发掘天然纤维潜能,加快突破纤维循环技术,缓解棉纤维、合成纤维原料不足的压力;加强从教育、科研、生产、营销直到消费全方位倡导可持续生产方式和可持续消费方式。
(四)创造人才队伍新优势
人才是建设纺织强国的第一资源。大力实施纺织人才强国战略,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教育、人才成长规律,加快纺织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思路,以提高纺织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以培育和稳定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基础,建立能够培养多层次的创新人才、更好地吸引和使用人才的机制,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开拓创新的高水平纺织人才队伍。具体包括:1、造就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培养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的企业家领军人物。2、培养一批纺织行业卓越科学家、高校学科带头人、行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领军人物。3、培养一批引领行业设计队伍成长的设计大师、文化创意人才。4、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培训功能,努力创造干中学、快出人才的实战环境,努力造就大批优秀企业家、卓越设计师、卓越工程师、高水平企业营销管理团队及宏大的高技能职工队伍,以造就结构优化、实力雄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
四、结论
根据前面的分析再来看目前行业面临的困境,出口订单减少(转移到东南亚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用工成本大涨、产品利润萎缩、企业融资困难、脆弱者猝然倒下、坚守者仍在观望。其实,这些现象不是洪水猛兽,只是产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就像人们所说的“阵痛”。对企业来说,最为紧要的是解放思想,正视困境、不观望不侥幸,下定决心早转型早受益——积极创造新优势,迎接“新常态”。
作者:两年前本文参加“中国纺织经济论坛”征文,因为当时“新常态”提的不多,所以论文只获优秀奖。今天重读这篇论文,感觉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