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产经分析
《中国赴海外经贸自办展情况调研报告》发布二(文献概述及新闻报道类文献分析)
一、文献概述
本文查阅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2002年以来关于自办展的所有文献,共查到切合本文主题的文献40篇。这些文献具有如下特点:
(一)整体数量不多
2002-2012年的11年间,关于赴海外自办展的文献仅有40余篇,这与中国展览业的发展态势相比,显得相对不足。
从2006年开始,媒体界和学术界对于自办展的报道和研究开始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赴海外自办展当时的发展态势。2007年,相关文献数量达到峰值,结合本文第三章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自2007年,中国赴海外举行自办展的数量开始显著增多。2008年至今,文献数量相对稳定,保持在5篇左右。
(二)多访谈和建议类文献,新闻报道类文献较少。
40篇文献中,新闻报道类文献8篇,访谈和建议类的文献32篇。可见,中国赴海外自办展尚未形成强大影响力,以“自办展”为关键词的新闻并不多。文献主题集中在自办展的趋势分析以及如何做好自办展的讨论上。这些访谈和研究类的文献,为我们提供了展览业界和学术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值得我们在此次调研中进行分析和参考。
(三)专业数据缺乏,以经验为主。
尽管访谈和建议类文献所占比例相对较多,但这些文献中缺乏严密和权威的专业数据,多以叙述人的自身办展经验为主。这与中国赴海外自办展仍然处于成长发展期的阶段性特点不无相关。
(四)缺少学术权威类的研究成果。
40篇文献中真正学术类的论文仅有5篇,且文献内容均以如何做好展览为主要议题。展览作为跨领域、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对它的研究应整合经济学、社会学、传播学、营销学等领域的理论与实务知识。一方面应紧密联系实际,对中国赴海外举行自办展提出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的指导意见;一方面应归纳总结,形成一定高度的理论成果,从而更好地为展览业、中国外贸产业发展和中国对外贸易服务。这样的研究成果比较缺乏。
(五)雷同、复制较多。
40篇文献中对于自办展发展的有关意见和建议存在雷同、低层次复制和抄袭之处。中国赴海外自办展需要更原创的、更有智力附加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报道类文献分析
(一)具有成功品牌展的海外自办展数量仍然较少。
新闻报道类文献仅占所有文献的20%,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我国具有成功品牌的海外自办展数量仍然不多。
(二)自办展方兴未艾。
虽然中国赴海外自办展具有品牌影响力的项目不多,但作为处于成长期的新兴事物,赴海外自办展仍然在艰难中积极地发展,其中也不乏较为成功的案例。
《消费日报》2009年6月18日的报道《中国商品摆到海外消费者家门口》,介绍了2009年义乌小商品博览会赴迪拜举办的情况:
随着金融危机下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推介自己将求得一个双赢的结果。近日,义乌市政府为企业搭建起到新兴市场寻觅商机的重要平台,将义博会“搬到”迪拜,使得义乌小商品第一次大规模抱团出击,把商品直接送到海外消费者的家门口。作为义乌“市场开拓年”的重大举措,首届2009 义乌中国小商品博览会迪拜展于6 月14 日至16 日在迪拜世贸中心开展,开启了义博会海外办展的大幕。据义乌商城集团总裁吴波成介绍,义博会迪拜展是义乌市场万里行、义博会海外巡回展的首站,也是义乌有史以来参展规模最大的海外展。选择在中东迪拜举办义博会,正如《泰晤士报》援引苏格兰皇家银行首席中国经济研究专家本·辛芬多弗所描述的,“在当前有利的全球背景下,义乌市场坐镇新丝绸之路的东端。中国与中东的贸易线可能很快具有巨大的地缘政治和经济意义”。据义乌指数检测显示,今年1-4月,新兴市场贸易增速高于发达国家市场,走出了“西方不亮东方亮”的新路子。据抽样调查显示,有55.33%的外商来自中东、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其中中东客商已占46.95%,超过了欧美客商排在各地外商人数首位。
300 名义乌商人的海湾之行,不但是一次自信的“淘金之旅”,还可能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续写传奇,同样为期待早日走出困境的出口企业带来希望。据记者了解,除迪拜,义乌还将在埃及等地举办类似的展会。
这篇报道反映了此次自办展的两个特点:一是成功将国内品牌展览会——义乌小商品博览会,移植到海外;二是将展览的目的地选择与中国有着悠久贸易历史的新兴市场国家——阿联酋。
2012年第1期《借展出海》的报道《展览业一只新秀,中国展海开花》介绍了近年来较为成功的几个自办展。
近年来,我国在国外举办了多场特色鲜明的中国展,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尽管目前,举办国外展览会对中国展览业来说仍然处于尴尬的局面,但是这种国外办中国展的方式还是在向好发展,新兴的出国展览模式也打破了传统的代理招展模式,如约旦中国商品展、伊朗中国工业展、委内瑞拉中国工业品展、巴黎中国纺织服装展等纷纷获得了成功。对于首次举办的2012年波兰中国家电、卫浴、五金展览会,我们拭目以待。
……
通过这篇报道的全文,我们可以大体归纳出上述几个自办展所具有的特点:
(1)突破强势北美西欧市场垄断,开发新市场。
如中东欧国家波兰,“与其他的东欧国家如俄罗斯和乌克兰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展品运输和通关没有障碍,展品运费也比饿、乌两国低得多,且参展的摊位费、装修都费用大大低于西欧的展览会”。如约旦,“中近东市场的战后重建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无限商机”。如伊朗,伊朗中国工业展是在“西方国家制裁伊朗,经济尚未完全复苏的背景下举办的,这对于中国企业走进伊朗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委内瑞拉,它是“中国在拉美的第六大贸易合作伙伴,其机电产品基本依赖进口且市场需求量巨大”。
(2)上述展览会已经形成了不小的规模。
2012年波兰中国家电、卫浴、五金展览会——仅对专业观众开放,展出面积为4000平方米,共邀请5000多名专业参观客商前来参观和洽谈业务。
约旦中国商品展——是我国在境外自行组织的规模最大的展会之一,被誉为“中近东的广交会”;2011年展会面积1.5万平方米,展位626个,到场登记买家17244名,分别来自约旦、伊拉克、黎巴嫩、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等37个国家和地区。
伊朗中国工业展——国内百余家企业积极参展,展出面积1800平方米,参观人数7万人。
委内瑞拉中国工业品展——2008年6月25日开幕,系委内瑞拉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专业展览会和中国在委内瑞拉自主举办的第一个展览会;至今(2012年)展会已经举办4届,前两届展览会展出规模7000多平方米,近400个展位,来自中国20几个省市的150多家企业参展,其中东风汽车、江淮汽车、宇通集团等知名企业带去了各自的优质产品。
巴黎中国纺织服装展——于2011年已变身为国际化品牌展,在保持以往贸易功能的同时,展会还加大了时尚元素的引入。随着市场的演变发展,单纯的采购展览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法兰克福展览公司于2011年9月19-22日举办国际服装采购展(APP),而传统的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将以中国展团的形式继续保留,CTAF这个中国纺织服装展览国家品牌也保留了下来,并将持续下去,成为APP中最为重要的中国国家战团的标识。
(3)展览会的主办单位多样化。
报道中的5个海外自办展拥有不同体制的主办单位。其中有纯政府机构,如商务部贸发局;具有官方背景的贸易促进机构,如中国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有国有企业,如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专业的私营展览公司,如米奥兰特国际会展公司。具体情况如下:
2012年波兰中国家电、卫浴、五金展览会——恒立伟业国际展览公司;约旦中国商品展——米奥兰特国际会展公司;伊朗中国工业展——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委内瑞拉中国工业品展——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巴黎中国纺织服装展——中国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
(4)展览服务趋于专业化。
中国赴海外自办展这几个较为成功的品牌在展览服务方面也逐渐趋向专业化。如2012年波兰中国家电、卫浴、五金展览会,就与波兰相关主题展览会,如第三届房屋及室内设计开发商展览会等4个展会同期同地举办;展览会期间还举办以中波贸易为主题的系列专业研讨会,包括中波贸易交流、市场介绍以及进出口贸易渠道等主题。如约旦中国商品展还在中近东市场开创了“Me360在线”服务贸易平台,积累了近10万客商名录。
这篇报道显示,中国赴海外自办展虽然处于成长期,但并非一无是处,且已经发展出一些较为成功的品牌。虽然这些品牌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展览会相比仍然规模较小,需要进一步的培育和锻炼,但仍然令我们欣喜。
(三)自办展宣传报道力度还需加强。
新闻报道类文献的缺乏也说明,中国赴海外自办展,特别是较为成功的自办展,从“自办展”作为一个整体的高度来说,其宣传力度还有待提高。加大对成功品牌自办展的宣传,有利于中国展览业界、中国经济界和高端决策人士对于海外自办展加以重视、研究和扶植。
本文查阅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2002年以来关于自办展的所有文献,共查到切合本文主题的文献40篇。这些文献具有如下特点:
(一)整体数量不多
2002-2012年的11年间,关于赴海外自办展的文献仅有40余篇,这与中国展览业的发展态势相比,显得相对不足。
从2006年开始,媒体界和学术界对于自办展的报道和研究开始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赴海外自办展当时的发展态势。2007年,相关文献数量达到峰值,结合本文第三章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自2007年,中国赴海外举行自办展的数量开始显著增多。2008年至今,文献数量相对稳定,保持在5篇左右。
(二)多访谈和建议类文献,新闻报道类文献较少。
40篇文献中,新闻报道类文献8篇,访谈和建议类的文献32篇。可见,中国赴海外自办展尚未形成强大影响力,以“自办展”为关键词的新闻并不多。文献主题集中在自办展的趋势分析以及如何做好自办展的讨论上。这些访谈和研究类的文献,为我们提供了展览业界和学术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值得我们在此次调研中进行分析和参考。
(三)专业数据缺乏,以经验为主。
尽管访谈和建议类文献所占比例相对较多,但这些文献中缺乏严密和权威的专业数据,多以叙述人的自身办展经验为主。这与中国赴海外自办展仍然处于成长发展期的阶段性特点不无相关。
(四)缺少学术权威类的研究成果。
40篇文献中真正学术类的论文仅有5篇,且文献内容均以如何做好展览为主要议题。展览作为跨领域、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对它的研究应整合经济学、社会学、传播学、营销学等领域的理论与实务知识。一方面应紧密联系实际,对中国赴海外举行自办展提出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的指导意见;一方面应归纳总结,形成一定高度的理论成果,从而更好地为展览业、中国外贸产业发展和中国对外贸易服务。这样的研究成果比较缺乏。
(五)雷同、复制较多。
40篇文献中对于自办展发展的有关意见和建议存在雷同、低层次复制和抄袭之处。中国赴海外自办展需要更原创的、更有智力附加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报道类文献分析
(一)具有成功品牌展的海外自办展数量仍然较少。
新闻报道类文献仅占所有文献的20%,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我国具有成功品牌的海外自办展数量仍然不多。
(二)自办展方兴未艾。
虽然中国赴海外自办展具有品牌影响力的项目不多,但作为处于成长期的新兴事物,赴海外自办展仍然在艰难中积极地发展,其中也不乏较为成功的案例。
《消费日报》2009年6月18日的报道《中国商品摆到海外消费者家门口》,介绍了2009年义乌小商品博览会赴迪拜举办的情况:
随着金融危机下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推介自己将求得一个双赢的结果。近日,义乌市政府为企业搭建起到新兴市场寻觅商机的重要平台,将义博会“搬到”迪拜,使得义乌小商品第一次大规模抱团出击,把商品直接送到海外消费者的家门口。作为义乌“市场开拓年”的重大举措,首届2009 义乌中国小商品博览会迪拜展于6 月14 日至16 日在迪拜世贸中心开展,开启了义博会海外办展的大幕。据义乌商城集团总裁吴波成介绍,义博会迪拜展是义乌市场万里行、义博会海外巡回展的首站,也是义乌有史以来参展规模最大的海外展。选择在中东迪拜举办义博会,正如《泰晤士报》援引苏格兰皇家银行首席中国经济研究专家本·辛芬多弗所描述的,“在当前有利的全球背景下,义乌市场坐镇新丝绸之路的东端。中国与中东的贸易线可能很快具有巨大的地缘政治和经济意义”。据义乌指数检测显示,今年1-4月,新兴市场贸易增速高于发达国家市场,走出了“西方不亮东方亮”的新路子。据抽样调查显示,有55.33%的外商来自中东、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其中中东客商已占46.95%,超过了欧美客商排在各地外商人数首位。
300 名义乌商人的海湾之行,不但是一次自信的“淘金之旅”,还可能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续写传奇,同样为期待早日走出困境的出口企业带来希望。据记者了解,除迪拜,义乌还将在埃及等地举办类似的展会。
这篇报道反映了此次自办展的两个特点:一是成功将国内品牌展览会——义乌小商品博览会,移植到海外;二是将展览的目的地选择与中国有着悠久贸易历史的新兴市场国家——阿联酋。
2012年第1期《借展出海》的报道《展览业一只新秀,中国展海开花》介绍了近年来较为成功的几个自办展。
近年来,我国在国外举办了多场特色鲜明的中国展,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尽管目前,举办国外展览会对中国展览业来说仍然处于尴尬的局面,但是这种国外办中国展的方式还是在向好发展,新兴的出国展览模式也打破了传统的代理招展模式,如约旦中国商品展、伊朗中国工业展、委内瑞拉中国工业品展、巴黎中国纺织服装展等纷纷获得了成功。对于首次举办的2012年波兰中国家电、卫浴、五金展览会,我们拭目以待。
……
通过这篇报道的全文,我们可以大体归纳出上述几个自办展所具有的特点:
(1)突破强势北美西欧市场垄断,开发新市场。
如中东欧国家波兰,“与其他的东欧国家如俄罗斯和乌克兰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展品运输和通关没有障碍,展品运费也比饿、乌两国低得多,且参展的摊位费、装修都费用大大低于西欧的展览会”。如约旦,“中近东市场的战后重建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无限商机”。如伊朗,伊朗中国工业展是在“西方国家制裁伊朗,经济尚未完全复苏的背景下举办的,这对于中国企业走进伊朗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委内瑞拉,它是“中国在拉美的第六大贸易合作伙伴,其机电产品基本依赖进口且市场需求量巨大”。
(2)上述展览会已经形成了不小的规模。
2012年波兰中国家电、卫浴、五金展览会——仅对专业观众开放,展出面积为4000平方米,共邀请5000多名专业参观客商前来参观和洽谈业务。
约旦中国商品展——是我国在境外自行组织的规模最大的展会之一,被誉为“中近东的广交会”;2011年展会面积1.5万平方米,展位626个,到场登记买家17244名,分别来自约旦、伊拉克、黎巴嫩、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等37个国家和地区。
伊朗中国工业展——国内百余家企业积极参展,展出面积1800平方米,参观人数7万人。
委内瑞拉中国工业品展——2008年6月25日开幕,系委内瑞拉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专业展览会和中国在委内瑞拉自主举办的第一个展览会;至今(2012年)展会已经举办4届,前两届展览会展出规模7000多平方米,近400个展位,来自中国20几个省市的150多家企业参展,其中东风汽车、江淮汽车、宇通集团等知名企业带去了各自的优质产品。
巴黎中国纺织服装展——于2011年已变身为国际化品牌展,在保持以往贸易功能的同时,展会还加大了时尚元素的引入。随着市场的演变发展,单纯的采购展览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法兰克福展览公司于2011年9月19-22日举办国际服装采购展(APP),而传统的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将以中国展团的形式继续保留,CTAF这个中国纺织服装展览国家品牌也保留了下来,并将持续下去,成为APP中最为重要的中国国家战团的标识。
(3)展览会的主办单位多样化。
报道中的5个海外自办展拥有不同体制的主办单位。其中有纯政府机构,如商务部贸发局;具有官方背景的贸易促进机构,如中国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有国有企业,如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专业的私营展览公司,如米奥兰特国际会展公司。具体情况如下:
2012年波兰中国家电、卫浴、五金展览会——恒立伟业国际展览公司;约旦中国商品展——米奥兰特国际会展公司;伊朗中国工业展——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委内瑞拉中国工业品展——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巴黎中国纺织服装展——中国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
(4)展览服务趋于专业化。
中国赴海外自办展这几个较为成功的品牌在展览服务方面也逐渐趋向专业化。如2012年波兰中国家电、卫浴、五金展览会,就与波兰相关主题展览会,如第三届房屋及室内设计开发商展览会等4个展会同期同地举办;展览会期间还举办以中波贸易为主题的系列专业研讨会,包括中波贸易交流、市场介绍以及进出口贸易渠道等主题。如约旦中国商品展还在中近东市场开创了“Me360在线”服务贸易平台,积累了近10万客商名录。
这篇报道显示,中国赴海外自办展虽然处于成长期,但并非一无是处,且已经发展出一些较为成功的品牌。虽然这些品牌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展览会相比仍然规模较小,需要进一步的培育和锻炼,但仍然令我们欣喜。
(三)自办展宣传报道力度还需加强。
新闻报道类文献的缺乏也说明,中国赴海外自办展,特别是较为成功的自办展,从“自办展”作为一个整体的高度来说,其宣传力度还有待提高。加大对成功品牌自办展的宣传,有利于中国展览业界、中国经济界和高端决策人士对于海外自办展加以重视、研究和扶植。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