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产经分析
2014世界经济,复苏路上有隐忧
目前,人们普遍对2014年的全球增长持审慎乐观的看法。发达国家有望巩固复苏势头,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将继续保持比较强劲的增长水平。新技术在不断涌现和传播,但能够引领全球增长的技术创新还难以辨认和确定,全球新经济增长点的坚实度和影响力有待观察。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也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存在下行压力。
美国
复苏势头趋稳,但沉重的政府债务负担和高企的财政赤字仍是今年威胁美国经济稳定的首要因素。
美国经济去年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复苏势头,但这一势头在2014年能否得到巩固,还很难说。
2014年,美国有可能完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近几年困扰美国经济的一些不利因素正在得到缓解,特别是欧洲的金融紧张局势有所缓和,美国国内消费者信心明显改善,信贷紧缩状况好转,去杠杆化过程将告一段落等。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对美联储缩减量化宽松幅度的预期不断上升。
美联储缩减量化宽松的幅度、进度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全球经济,特别是在美联储缩减或退出量化宽松以后,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美联储加息以后对美国债务负担及其可持续性的影响等,都将影响美国经济的走势。
此外,2014年,政府开支依然将拖累美国经济增长。美国没有爆发类似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甚至依然维持相当高的国债评级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美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强于欧洲、劳动力市场更加灵活、可以通过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转嫁债务、美联储通过量化宽松坚决压低市场利率水平、掌握国债评级的话语权等等。然而,沉重的政府债务负担和高企的财政赤字仍是威胁美国经济稳定的首要因素,只要基本面没有明显改观,美国的主权债务问题将始终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虽然最后关头双方总会达成妥协,但共和党与民主党之间的这种游戏,仍是威胁美国经济乃至全球金融市场稳定的变数。
欧洲
回暖势头继续,金融市场继续改善,但由于多重风险制约,中期经济前景仍有阴影。
2014年,欧洲经济将进一步回暖,具体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
其一,实体经济加快增长。欧元区GDP增速将从2013年的-0.4%提高至2014年的0.9%,其中德国、英国和法国经济继续快速回暖,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重债国家增长由负转正。2013年,GDP同比收缩幅度逐渐收窄,并在年末实现正增长,终结长达7个季度的经济衰退。2014年,经济增长仍将先慢后快,失业率也将缓慢下降。这主要是由于金融市场继续改善,带动资产价格上涨,相应的财富增长效应使核心国家与外围国家的企业信心均趋于稳定,推动消费大幅反弹,投资增长则略滞后。
其二,金融市场继续好转。同2012年初以来的最高值相比,2013年末,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下降约70%,西班牙和意大利下降约45%。大多数成员国股票市场纷纷上扬,其中希腊股市上涨32%,有力地增强了消费者信心。因为复苏势头不如预期强劲,重债国家也未重返国债市场,加上1.4%的预期通胀低于2%的目标值,欧洲央行将维持现有宽松政策,推动金融市场进一步向好,延续2013年的好转势头。
其三,财政整顿继续放缓。鉴于部分经济体严峻的经济衰退与政治紧张局势,2013年4月至5月,欧盟同意把爱尔兰与葡萄牙贷款的偿还期限平均延长7年,并放宽了6个成员国的财政紧缩达标时间,其中法国从2013年延至2015年,葡萄牙和西班牙从2014年分别延至2015年和2016年。这标志着欧洲宏观经济政策逐步转向调结构和促增长并重。2014年,部分国家财政减赤规模占GDP比重从1%缩减至0.5%,有助于降低财政融资压力,加快经济增长。不过,放缓减赤并不意味着放弃减赤,因为必要的减赤对缓解公共债务负担仍具有重要作用。为恢复国际竞争力,改善增长前景,欧洲多数国家仍需继续推进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改革。
其四,外部需求继续回暖。受美国和中国2014年经济增长提速、进口需求回暖的影响,2014年欧元区出口增长将比去年加快约2个百分点。
尽管有上述利好的支撑,但受限于如下风险,2014年欧元区经济复苏将是疲弱的。首先,房地产价格继续下跌,将迫使银行和家庭等部门进一步去杠杆化,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信贷依然从紧,失业率高位震荡,大量过剩产能改善过缓,可能引发金融动荡;其次,美国率先退出量宽政策,将对欧洲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冲击欧元汇率、欧元区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稳定性,其中重债国家国债收益率、欧元汇率和股票价格加大波动幅度,私人投资不确定性上升,延缓仍然脆弱的复苏进程。再次,部分国家财政整顿压力仍然较大。欧元区赤字率2014年将继续下降至2.5%,其中13个成员国均有减赤责任,但西班牙和意大利等5国减赤意愿过弱,未能通过欧盟委员会的评估,为本地区中期经济前景蒙上阴影。
日本
“安倍经济学”的刺激效果逐步消退,如不触及深层次结构改革,日本经济后续增长动力不足
展望2014年,日本经济面临重重挑战。“安倍经济学”的经济刺激效果正逐步减弱,如果未能触及深层次的结构改革,一时的经济刺激政策过后,日本经济仍将难逃往日的命运。日本政府计划于2014年4月提高消费税,虽然提高消费税可以在短期内刺激提前消费,但从长期来看,消费税的提高将会对经济形成抑制。随着政府债务的不断累积,同时缺乏实质有效的财政整固计划,日本将会一直面临较为严峻的债务风险。
“安倍经济学”的红利正在逐步消退,日本经济后续增长动力不足。在“安倍经济学”的推动下,日本经济在2013年上半年明显提速,但在第三季度又迅速回落,说明经济增长的动力已逐步减弱。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减弱。“安倍经济学”试图通过刺激金融市场激发财富效应从而达到促进消费的目的,但是至2013年第三季度,私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从第一季度的2.4%降至0.5%;第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由正转负。通过日元贬值带动对外出口增长是“安倍经济学”刺激经济的重要渠道,但是由于日元贬值带来的进口成本增加,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从第一季度的1.6%降至第三季度的-1.9%。因此,目前“安倍经济学”对经济的刺激只能依靠政府公共投资来支撑,未来经济发展的脆弱性不断增加。
通货紧缩有一定缓解,但要实现既定通货膨胀目标仍需努力。为了对抗困扰日本多年的通货紧缩,2013年初,日本央行开始实施“无限期”量化宽松政策。从实际情况来看,该政策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未来能否实现年通货膨胀率2%的目标依然是个未知数。目前,日本通货膨胀上升主要来自于日元贬值所带来的能源价格上涨,日本企业和家庭的通缩思维依然十分牢固,因此,目前的通货膨胀回升并不具有国内基础。安倍晋三曾一直试图说服企业提高工资水平以抗击通货紧缩,但根据此前调查显示,大多数企业并未积极响应。因此,2014年日本通货膨胀有望小幅上涨,但是要达成2%的通胀目标仍有困难。
日本的政府债务风险正不断累积,增加了日本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据日本财务省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上半年,日本中央政府债务升至创纪录的1008.6万亿日元,相当于其GDP的247%,成为世界上债务占比最高的国家。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日本政府的一颗“定时炸弹”,而日本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无疑使得这一问题更为复杂。去年11月中旬开始,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重新出现上升趋势,这将会进一步加剧日本政府的债务负担。2014年,伴随着全球利率水平的提高,日本政府的债务负担还将继续加重,这对于安倍政府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新兴市场国家
仍将维持较高经济增长水平,内需增长空间扩大,但对外资异动的脆弱性更为显著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前,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经历了长时期的快速经济增长,并在金融危机后拥有十分稳健的经济复苏表现。但自2011年起,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速总体上有所回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3年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率为4.5%,远低于2011年7.5%的增长水平。展望2014年,由于新兴市场国家仍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同时受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影响,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复苏形势仍然会充满曲折。总体来看,2014年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运行将会呈现如下特点:
首先,相对于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国家仍将维持较高经济增长水平,但两者之间的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收窄。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结构调整升级的不断推进,内需增长的空间将会扩大,要素供给质量将相应得到提高,从而创造一些新的增长拉动因素。但由于美、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逐步巩固,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经济体的双速增长将呈收敛态势。IMF数据显示,2010年两者增速相差4.5个百分点,预计2013年和2014年这一差距将分别缩小为3.3个和3.1个百分点。
其次,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的溢出效应将进一步凸显新兴市场国家对外资异动的脆弱性。尽管市场对美国货币政策的调整早有预期,并且美国减少资产购买将是一个渐进过程,但美联储宣布从2014年1月开始逐步减少资产购买直至停止购买这一货币政策调整的溢出效应仍将难以估测,很可能导致短期资本大举流出新兴市场国家,从而引发金融市场新一轮的波动。尤其是那些经常账户赤字大、短期外债占比高、内部资产负债表失衡和对外开放度高的新兴市场国家,对外资异动的脆弱性更为显著。
再次,由于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变以及各种内部挑战,部分新兴市场国家仍将面临经济硬着陆的风险。过去10年,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较快增长受益于全球流动性宽裕、政府支出扩张和新兴市场的整体繁荣。而现在这些条件均在发生变化。同时,一些长期积累的国内经济问题也使经济的持续增长受到掣肘。例如,印度通胀高企、支持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因教育滞后和就业岗位有限难以发挥,同时印度还拥有较高的经常项目赤字水平,这使印度经济面临巨大危险;巴西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庞大的社保体系、沉重的赋税、日益萎缩的制造业、严重落后的基础设施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加上严峻的通胀形势,使巴西面临“滞胀”困境。此外,严重倚重能源资源出口的俄罗斯、对外脆弱性高的土耳其、墨西哥及部分中东欧国家,其经济表现也特别值得关注。
最后,中国仍将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但经济复苏同样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既有增长动力,也有下行压力。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形势总体平稳,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国内进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情况下的正常水平,也与中国当前7.5%的潜在经济增长率相符合。但是,中国经济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例如不成熟的金融体系、地方政府债务以及房地产市场过热等都将会引起市场担忧。
综上所述,2014年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将行进在复苏向好的道路上,有望扭转2011年以来的经济持续下行走势,但由于经济运行仍面临诸多风险,尤其是部分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走势充满很大的不确定性,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总体大幅回暖的可能性不大。
(作者依次为孙杰、刘仕国、熊爱宗、徐秀军,本版作者单位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