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产经分析

两难的中国制造

来源:商务部网站 | 发布日期:2012-08-08
  在采访南非前锋集团时,公司的一名黑人董事告诉我,她很羡慕长头发女孩,因为她的头发太卷曲了,稍微长长一点就得去理发店拉直做护理,特别娇贵,为了有一头笔直的长发,当地人不少戴假发。
  
  我也因此得知,当地黑人发质特殊,长得慢又特别卷,不容易留长,甚至长一点头发就断了,所以黑人的长头发大多是假发,他们那极具艺术气质的满头辫子也是用假发和真发缠在一起编的,当地的爱美女士至少人手一顶假发。
  
  假发便是中国制造在南非的畅销品之一。南非的轻工业几近空白,与中国形成明显互补,南非紫荆会(华人组织)会长岑峰华介绍称,当地几乎超过80%的小商品都来自中国。
  
  尽管南非人均GDP比中国高不少,去年该数据高达8066美元,但是由于南非贫富差距巨大,说90%的财富分布在10%的富豪手中并不夸张,南非至今还有大片贫民区尚未通电。
  
  在这样的南非,经济状况所限,很多南非人购物崇尚“只要便宜,质量不重要,享受过便好”的原则,价格实惠的中国制造自然成了香饽饽。
  
  中国商城遍地开花
  
  福建华商吴少康在南非的华人圈子几乎无人不知。他此前曾连任了两届全非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以下简称和统会)会长,乐善好施,声望极高。他的东方商城在南非也是极具代表性的商贸平台。
  
  来到南非经商的中国人,几乎都是从贸易起家。一般先是摆地摊,从国内进口便宜的货物在当地零售,攒了钱后开始租商铺,不断积累后开始开商城或者进军房地产、矿产、金融等等。
  
  约翰内斯堡是整个南非的商贸中转站,以这里为中心向全非洲辐射,中国制造也从这里源源不断被输送到南非各省。当前约翰内斯堡中国人的商贸城至少有14个,名气较大的有亚洲城、中国城、香港城、百家商城等,几乎成了地标建筑。
  
  这些商城的生意一度爆火,一些商城还未建成商铺便全部售空,不少华人因此暴富,吉林人徐长斌就是个例子,他的妻子徐卉告诉我,他们的非洲商城China Mall造就了不少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
  
  根据我的观察,南非的中国商城大都售卖鞋服、箱包、玩具等,产品差异性非常小,而且货物大多从义乌、广东等地进口,价位以低端为主,自主设计非常少,同质化较为严重。
  
  王永发(化名)移民来约翰内斯堡已经十多年了,他在非洲商城里面开了一家100多平米的商铺,专门卖儿童产品,包括玩具,甚至婴儿车。
  
  这些遍地开花的中国商城让王永发压力很大,感叹生意不好做,“南非的中国人太多了!”现任和统会会长李新铸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心,“商城过剩,恶性竞争。”
  
  产品低端、同质化严重,这正是中国商城的困境。想要脱颖而出,售卖商品必须有所选择,避开传统的商贸产品。吴少康也正琢磨着,接下来新开的三个商城定位一个要比一个高端。
  
  中国制造的质量关
  
  在南非,中国制造的购买者大多是经济实力较弱的当地人,购买力高的这部分群体大多选择卖高端产品或品牌产品的超市、连锁店、商场等。
  
  来南非30多年、曾担任过南非紫荆会会长的陈玉玲告诉我们,新华侨刚开始来南非是“有货就卖”,产品质量自然高不到哪里去。但随着当地人认知度的提升,大约2000年后,中国制造产品的档次已经提升了一大截。
  
  作为较早一批来南非的华商,王永发批评起中国制造来毫不客气,“很多东西质量太差,垃圾货多。”在店里,他指着当地产和中国产的两辆价格差不多的婴儿车做比较,说中国产的婴儿车无论是材质还是设计都比前者差一截。
  
  在南非顺德联谊会会长陈永信的口中,中国制造的产品也是“看起来好看,用起来不好用”,比如,一些进口家具样子好看,但是时间久了螺丝经常生锈。
  
  南非新颁布了这样一项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货品在6个月内遇到质量问题可调换。这下可苦了这些中国制造的产品的零售商们,几乎是“吵架天天有,退货一大堆”。
  
  岑峰华介绍称,目前南非的中国制造大部分是低端产品,中间地段80%是空白。他们也曾多次与国内供应商沟通,要求提高产品档次,效果不大。
  
  很显然,低端依靠薄利多销,赚的是快钱,中高端产品需要投入资金和精力研发,自然不受宠。“市场竞争要求产品质量提上去,成本高了,价格却没了竞争力,平衡是个两难。”华商吴博这样说道。
  
  南非的空壳工厂
  
  批评归批评,卖了十多年儿童用品,王永发的店里,90%以上的产品仍然从中国进口,价格当然是个主要因素。
  
  根据我的调查,约翰内斯堡当地工人月薪约为3000到50000兰特(1兰特兑0.7838人民币),一名清洁工月工资约2500到3500兰特,一名保安月工资约3000到4500兰特,商城会计月薪约2至3万兰特。南非的劳动成本,可窥一二。
  
  相比于南非的高物价,劳动力在南非并不算贵,因为还有大批失业者正等待工作,但是根据华商的反应,当地劳动力便宜却不太好用,因为工人的效率较低。
  
  李新铸告诉我们,当地黑人员工的特点是,可以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但是多元化培训就比较困难。
  
  相比南非,第一,国内早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公共服务成本低;第二,虽然国内工人价格高,但是产能也高。这样算来,其实国内的人工成本更低。因此大多华商工厂与贸易结合,进口占绝对的大头,一些运输成本高的商品才在当地建工厂。
  
  一名华商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诉我,在当地开工厂只是为了给当地制造更多就业机会,甚至有些工厂只是个空壳而已,产能极小。
  
  无品牌是个大问题
  
  和统会会长李新铸的“运盛”鞋在南非卖得不错,每天销量几万双,走的是中低端路线,出售给当地连锁店的价格每双50多兰特。而这些鞋子到达连锁店被贴上品牌标签后,价格至少翻番。
  
  而经营家电起家的吴少康的自主品牌Omega家电,走中高端路线,价格比同类产品贵10多兰特,针对当地黑人市场,几乎全部进口,目前国内的贴牌代加工企业已经超过了100家,今年上半年实现了2.8亿销售额,大大超过了去年同期。
  
  其实,南非不少当地知名品牌用的是贴牌或者代加工的中国产品,当地华商也有不少向超市连锁店供货。遗憾的是,Made in China的标签在南非并不响亮,事实是,没有几个南非人可以说出几个中国制造具体的品牌。
  
  中国制造品牌效应薄弱,各自为政,这是个尴尬的处境,很多产品正处于为他人做嫁衣裳的阶段,一些外贸商为了获得订单,价格一降再降,利润越来越薄,陷入恶性竞争。
  
  “(华人在南非的)贸易还处于国际贸易初级阶段,供应商和批发商利润少,更大的利润被放给零售商,”Harvest Bags总经理孙晓栋这样感叹道。
  
  环球市场集团CEO凌风指出,只是充当别人的一家加工厂、一条生产链,自然就没有定价权,没有主动权和话语权。“在中国,谁也无法独善其身,一旦某个产品出了问题,其他所有优秀制造商都要受到牵连。”
  
  提升群体品牌效应,急不来。孙晓栋也很坦然地说,中国制造的质量略差,但是正在慢慢扭转印象。“中国制造本来就是以低价切入的,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